熟成自己的人

晚熟世代,讓我們自許當「熟成自己的人」。

二十多歲出社會後,可以告訴自己:「我不再把心理上的青春期無限延長,不再毫無反思依附在社會風潮的帶領下,不再給自己過多藉口。」或者浪漫點說:「親愛的父母再會吧!到陣的朋友告辭啦!我要當艘離開港口的船!阮欲來去世界闖蕩!為自己打拼,真正長大。」

在台灣,我們有多少人的生理成熟了,但心理的成熟卻沒有跟上?

我自己也是如此。故這幾個月在閱讀美國的存在心理學家羅洛梅先生(Rollo May)於44歲(1953年)出版的書:《找自己的人》(Man’s search for himself)後,我仍繼續思考書中我感興趣的兩項議題:(1)「何謂成熟的人?」(2)「我們如何找回自身的力量?」 閱讀全文〈熟成自己的人〉

走一條助人安身立命的路

會不會助人工作者的生命救贖,唯有發生在我們與他者真心締結,照亮彼此、相互掏洗的時刻?

這時候,我會想起前同事游賀凱先生。他是花蓮縣學生輔導諮商中心的適性輔導組組長,也是在我心中把「生涯輔導工作」當成「志業」在努力奮鬥的兩個孩子的爸及妻子的穩靠肩膀。在我們成為同事後,我們曾有過非常多次關於工作、人生的各種談論,並不時穿插逗弄彼此的自嘲玩笑,像是工作忙死了,我們居然還活著!這樣就夠了!種種。

2015年12月,當賀凱把他們的「花蓮縣104年度適性輔導行動研究小組」的成果「對話中的生涯實踐故事」付印出來時,他希望我在閱讀後給些回應。

那些天下班後,我就一頁頁閱讀,當中七篇我們花蓮縣的國中輔導教師跟社工師,與弱勢或被標籤有行為問題的孩子們,相互對話、理解的故事輯,跟教師於行動研究小組中的深度自省跟討論記錄;此外,我也交錯閱讀賀凱近兩年來,於臉書文字所透露的胸懷紓臆,兩者都讓我很是動容並受教。

我想以此篇文章向他們表達敬意!並道聲「謝謝」! 閱讀全文〈走一條助人安身立命的路〉

「中介位置」者的反思與自知:從精神醫學的醫病關係看精神健康

從精神醫學的醫病關係看精神健康

「中介位置」者的反思與自知

 

宋文里

前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所長

現為榮退教授

人的「精神」怎樣才叫「健康」?我們所企求的「精神健康」狀態是怎樣達成、怎樣維護的?它只是一種個人衛生的問題嗎?為什麼這個問題離開了醫藥的領域之外,總是還隱含著「怪怪」的、難以對治的意思,以及總是要以說教也似的答案來回答?而如果不是因為這些問題不好回答,也不至於要在這時候特別產生一個「精神健康基金會」來加緊宣揚和討論。 閱讀全文〈「中介位置」者的反思與自知:從精神醫學的醫病關係看精神健康〉

0206心理師學到什麼?

年剛過完,我們距離0206花蓮震災也19天了;回顧這些日子以來,我們心理師學到什麼?

我想先說自己的心情。921後,我跟許多人一樣,都不再是不怕地震的花蓮人了。小時候我們總自豪嘻笑,只有外地人遇到地震才會驚慌失措,花蓮人可是家常便飯,不理它。自從921的災情傳出,到這次0206從小看到大的樓塌了;地震,不再是能嘻笑的自然現象,而是緊繃我們神經的惘惘威脅,誰知下一刻被陰影壟罩的會不會是我們自己?

年後上街,生活的常軌味道又回來了。只是朋友碰面時,話題總離不開被驚嚇的心情跟事發經過,誰家有牆壁裂縫如何處理,以前認識的老師命無大礙,但房子徹底沒了,住13樓的朋友如何衝上頂樓避難,住國宅一二樓的家人趕緊花錢租屋搬家,地震帶的公寓房價跌了,春節的觀光人潮巨減……。

不時經過市區時,還會一次次目睹那傾斜的雲門翠堤大樓,跟已被鏟平成停車場的統帥飯店舊址,外形如無語的心裡的傷口,就這樣把我們撕裂開來。這對我們花蓮人來說,不只是幾棟水泥大樓,還是許多回跟親友相聚,日常必經的小城樣貌;是我們的日常生活,是我們跟好多人交會,累積情感記憶的故事發生場景。

如今震一聲就巨變了。我想我們都有著不同程度的失落,需要療傷相陪。

這篇文章,我想整理自己這些天來,以臨床心理師的身分,從第一時間跟隨前輩、同儕、跨專業夥伴跟政府機關人員,彼此內部整合又在時限內摸索出,匯整橫向、垂直跟其他多向支援共構的「安心服務」經驗。關於災難心理衛生的理論論述已經太多了,本文將著重呈現心理師的經驗觀察。 閱讀全文〈0206心理師學到什麼?〉

自我 -工夫:哲學精神治療的首要基調

自我工夫:哲學精神治療的首要基調

(對Prof. Rabbe演講的回應,2010)

 

宋文里原著(英文稿)

陳永祥翻譯

宋文里審訂

 

前言

我曾受邀擔任哲學系的「哲學諮商」研究組某一次論壇的回應人。坦白說,在接到邀請函時,我覺得還沒準備好,不管哪一種角度來看都是這樣。但在讀了演講者Rabbe教授的文章之後,我產生了一種幻覺,就是作者寫這篇文章所用的墨水好像是從我的鋼筆[1]流出來的。是的,我來自一個特別的世代。在那個世代,年輕人用一種叫做「鋼筆」(fountain pen)的東西作為書寫工具。從現代眼光看來,那是一種很奇怪的文具,而我曾經是那個世代的年輕人。後來,我從幻覺中醒來,但其實我還沉浸在「鋼筆」,也就是「泉源之筆」,的白日夢中。這白日夢是這樣的:首先,我被Rabbe教授的寫作之泉高度激發,於是開啟了一種回應式的書寫;但這書寫的源頭卻來自我自己;其次,泉水的起源(若以中文來說,就是「泉源」)讓我想起我個人研讀哲學的歷史;第三,我有一個神祕的,或是童話故事般的想像:如果我能靠近泉源,而且如果靠得夠近的話,我可能會看見一些美麗的水仙子或是女神。所以,當我發現我的心以這種方式反應,同時上演著這許多聯想時,一個念頭突然閃過:為什麼我不能就以這種聯想方式來寫一篇回應文呢?

所以,這就讓我開始吧。但這聯想的順序已經沒順著上述的一二三了。[2] 閱讀全文〈自我 -工夫:哲學精神治療的首要基調〉

精神醫學的現象學 及存在分析之臨床導論 (宋文里譯)

精神醫學的現象學

及存在分析之臨床導論[1]

Henri F. Ellenberger著

宋文里譯[2]

原刊於《思與言》第25卷第6期,1988年3月,593─624.

由譯者修訂於2013年元月[3]

現象學( phenomenology )與存在分析( existential analysis )在臨床上的意義究竟是什麼?要澄清這個問題,首先,最妥當的方法應是澄清「它不是什麼」。和平常的偏見相反者乃是:它們並不代表哲學對精神醫學領域的恣意干預。事實上,學界中確有一股稱為「現象學」的哲學潮流〈由胡賽爾Edmund Husserl所創) ,以及一般稱為「存在主義J的哲學潮流【主要代表人是齊克果(Kierkegaard)、雅斯培(Jaspers)、海德格(Heidegger)、沙特(Sartre)等人】但在胡賽爾的哲學現象學與岷考斯基(Minkowski)的精神醫學現象學之間,以及在存在主義哲學與稱為「存在分析」的精神醫學方法之間,都還有一段頗大的差距。以類比的方式來說:物理學中有一支極為關注X光的探究,而醫學中也有一支「輻射學」(radiology)關注的是X光在醫療上的廳用,然而沒有一個人會認為:輻射醫學代表了物理學對醫學的恣意干預。同理,我們可以說:精神醫學的現象學者以及存在分析學家乃是一些使用某種新的哲學概念為工具,來進行精神病理探究的精神醫學家。

為什麼這些精神醫學家覺得有必要從哲學上借用某些概念?在所有的科學發展過程中,新的技術總會帶來新的發現,接著就產生新的難題;然後,為了解決難題,便又激起對新技術的尋求,而後,又帶來新發現、產生新難題,如此反覆,無窮無盡。 閱讀全文〈精神醫學的現象學 及存在分析之臨床導論 (宋文里譯)〉

心理治療裡的哲學:關於哲學諮商目的何在的問題

心理治療裡的哲學:關於哲學諮商目的何在的問題

(哲學諮商研討工作坊開場的前言,2010)

宋文里
清華大學榮退教授
輔仁大學心理系兼任教授

一、有「哲學的諮商」這回事?

根據輔仁大學博士後研究員尤淑如的一次研討會報告,[1]我確知了「哲學諮商」已經在台灣的大學中由哲學系開課而正式展開了。但我關心的,確實像尤文中所說的:「哲學諮商不是另外一種心理治療,也不是心理諮商的派別之一。」[2]但當我看到:「哲學諮商和實踐哲學或臨床哲學(和心理治療)最大的不同在於,無論是朝向『實踐』或『臨床』的哲學,所強調的仍然是『哲學』的理論面是面對面的遭逢,要和非哲學人的其他人遭逢、要與人的生命經驗遭逢,貼近生命經驗中的苦楚探索其以意義,給出個別性的生命經驗詮釋。」[3]我就想:這些宣稱裡還有許多需要再進一步商榷、說明以及展開的論述。但由於哲學諮商以及實踐哲學、臨床哲學等等概念是在八○年代由歐、美、日等地展開的,而大陸、香港等地的華人社會最近也都和台灣一樣注意到這種發展的必要性,[4]但這論題能找到的漢語論著文獻還很稀少。[5]更且,這個論題裡所謂的「哲學」並不等於「哲學學門」的意思,也就是說,我們還不能斷定上述的「哲學人」和「非哲學人」是憑什麼來區分的,所以,進一步的討論,尤其是在「哲學界」之外的討論,應該是必要的。 閱讀全文〈心理治療裡的哲學:關於哲學諮商目的何在的問題〉

1972散記

Notes

Just a few pieces left

宋文里

時年20

就讀大學一年級

 

我不曉得如何來組織這成千的散碎的日子。

也許,一日日間,我用心又用心,思慮又思慮,而後,只為了我那用心和思慮是千日如一的,我才知道:這些日子或許正是千顆珠珠串成的一條項鍊。

 

朋友們想要數數我項鍊上的珠珠,我說:不用數,我為你們摘下幾顆。 閱讀全文〈1972散記〉

轉化之前的必要條件:《生命轉化的技藝學》推薦序

宋文里

我不確定小余老師所教的「轉化」課,用意是否接近於英文的transformation,或conversion,或becoming,或甚至接近希臘文為字根的metamorphosis,或ecstasy,但無論如何,這些語詞的含意都跟神話/宗教有關,或至少都會和某些幽冥不測發生遭逢。「有關」「遭逢」在教學時比準確定義更好,這也許正是小余對於宗教和教育的態度。而我想談的「宗教」,重點也在於「教」而不在「宗」,其要義大抵都可用這幾個字來概括。

能轉化的自我就不是我──就像Thomas Sebeok的一本著作,書名是:I Think I Am a Verb(《我想 我是個動詞》)。會引發轉化的書何止千百。譬如你若讀過Sebeok的這本,你可能會發生一種轉化,發現動詞我才是我,而不是後來被造作地稱為「自我」的那東西。那東西不是我,我不是那東西,只是常不得已要拿它來當對象而已。

轉化是動態的,如果你真想知道:怎麼會動起來?不可能像地球自轉吧?轉動的宇宙是個亙古的謎團,真想問下去,你就會陷入Zeno那種悖論:飛毛腿阿奇里斯跑不過一隻烏龜,因為從宇宙無限大的反方向思考,你有無法跨越的無限小。你有。我有。阿奇里斯有。烏龜也有。不就都不動了唄? 閱讀全文〈轉化之前的必要條件:《生命轉化的技藝學》推薦序〉

一種對「轉化書」的後設閱讀

面對個人生命的疑惑與困境,我們常常看書尋找答案,而出版市場也一直存在所謂的「心靈類」書籍,它們作為一種自救(self helping)手冊,涵蓋了心理健康、宗教修行、身心修練、諮商心理、精神分析等領域,試圖幫助讀者在面對其各種複雜或難言的生命處境時,回答「我該怎麼辦」的生命大疑。這些書籍的一個重要課題時常是:「我」如何變得不一樣――如何跨越自己的限制?如何接受現狀?如何改變自己的觀點?如何走出受苦的處境?而這些問題都涉及了自我轉化(self transformation)的如何可能。

然而,這類「療癒書」、「轉化書」、「心靈書」琳瑯滿目、多如牛毛,且這位上師、活佛,那位醫師或通靈者,各立山頭,各有法門和路徑。那麼,讀者該怎麼選擇?該如何閱讀?怎麼讓自己和這些道途相關連?怎麼使這些關於人類心靈的智慧成為驅動困頓處境的力量?這可能會是另一層負擔和徬徨。在學術的嚴肅討論上,這涉及到「自我轉化」現象的本體論、認識論和方法論的哲學層次議題。而本書的價值即在於,余德慧老師一方面(並非系統性地)觸及著這些根本而困難的學術課題,另一方面以一種面對著諸多「道途」上之流浪者(=學生=讀者)的口吻來談話,站在後面這個有著生命之大疑的凡人的位置上,他既熟悉「俗世」和「轉化」這兩個領域,也深知自我轉化路上的各種陷阱、迷障或困境,例如:轉化的邏輯和俗世的邏輯為何時常相互悖反(因而讓人感到畏懼)?想要自我轉化者是否一定要修行?是否不同的人應當選擇不同的模式,沒有一條絕對或普遍正確的轉化路徑?但又要如何得知:適合自己的路在何處?該怎麼讓肉身切近之?

閱讀全文〈一種對「轉化書」的後設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