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6心理師學到什麼?

年剛過完,我們距離0206花蓮震災也19天了;回顧這些日子以來,我們心理師學到什麼?

我想先說自己的心情。921後,我跟許多人一樣,都不再是不怕地震的花蓮人了。小時候我們總自豪嘻笑,只有外地人遇到地震才會驚慌失措,花蓮人可是家常便飯,不理它。自從921的災情傳出,到這次0206從小看到大的樓塌了;地震,不再是能嘻笑的自然現象,而是緊繃我們神經的惘惘威脅,誰知下一刻被陰影壟罩的會不會是我們自己?

年後上街,生活的常軌味道又回來了。只是朋友碰面時,話題總離不開被驚嚇的心情跟事發經過,誰家有牆壁裂縫如何處理,以前認識的老師命無大礙,但房子徹底沒了,住13樓的朋友如何衝上頂樓避難,住國宅一二樓的家人趕緊花錢租屋搬家,地震帶的公寓房價跌了,春節的觀光人潮巨減……。

不時經過市區時,還會一次次目睹那傾斜的雲門翠堤大樓,跟已被鏟平成停車場的統帥飯店舊址,外形如無語的心裡的傷口,就這樣把我們撕裂開來。這對我們花蓮人來說,不只是幾棟水泥大樓,還是許多回跟親友相聚,日常必經的小城樣貌;是我們的日常生活,是我們跟好多人交會,累積情感記憶的故事發生場景。

如今震一聲就巨變了。我想我們都有著不同程度的失落,需要療傷相陪。

這篇文章,我想整理自己這些天來,以臨床心理師的身分,從第一時間跟隨前輩、同儕、跨專業夥伴跟政府機關人員,彼此內部整合又在時限內摸索出,匯整橫向、垂直跟其他多向支援共構的「安心服務」經驗。關於災難心理衛生的理論論述已經太多了,本文將著重呈現心理師的經驗觀察。

◎本次「安心服務」的重要事件與時程紀錄:

2018/2/6(二):晚間11點50分42.6秒,花蓮縣近海發生規模 6.4的大地震,造成多處災情。

2018/2/7(三):一早,心理師開始發出給民眾閱讀的「安心小卡」。花蓮跨專業的安心服務Line群組成立,心理師開始進入臨時收容所,進行「安心服務」並持續回報現場狀況。晚間和其他專業人員進行民眾的初步資料建檔跟風險評估,後交由心理衛生中心的工作人員統整,以交班給後續進場的各專業人員。

2018/2/8(四):跨專業(心衛中心、精神科醫師、諮商、臨床、社工、職能、物理、關懷員)的線上排班表運作,現場成立公佈欄,放置各項重要社福資源、活動訊息跟安心資訊。各單位的帶狀安心活動展開,每日的開會、交班時間確定,大家開始使用正式的安心服務表單,記錄下民眾的不同風險等級並執行追蹤關懷。

2018/2/9(五):現場進行消毒與衛生感控的升級管理。更多的兒童陪伴與成人的紓壓活動(芳療、按摩)進場。「花蓮0206安心服務」的線上資訊整合平台上線,內含:排班資訊、手冊文宣、小巨蛋、中華國小的現場工作指引跟放鬆練習。

2018/2/10(六):跨專業的交班、轉介作業更完善,每日會被清楚告知工作重點及分工內容,大家共識不重複訪視(打擾)相同民眾;各家戶的床位編號建立。

2018/2/11(日):下午一點,天惠堂完成階段性任務解編撤離。各專業人員確立以早中晚各四小時為輪值單位。花蓮縣衛生局傳出可能於13號將收容中心關閉;對此,跨專業人員向市府提出:請提前三日告知民眾,並想聯合辦理集體創作活動,來協助民眾告別臨時收容所的生活。

2018/2/12(一):部分工作人員,有出現壓力過大的身心反應。蕭仁釗老師前來為前線工作者,辦理三場其長期在東勢,跟921震災居民一起工作的服務經驗。今晚兩收容中心皆未正式告知民眾撤場的時間跟詳細辦法,部分民眾已在傳聞議論且出現情緒反應。

2018/2/13(二):官方依不同屋損程度,針對不同類別的民眾,進行後續的安置說明並提供相關協助。完成最後一批高關懷個案的轉介與追蹤。小巨蛋的安心服務站於今晚八點撤站。

2018/2/14(三):早上10點兩處收容中心開始撤除,中華國小的安心小站於今早關閉。觀察有部分孩子、民眾,對於即將返家或更換安置地點,感到不安、害怕,除提供陪伴會談外,也提供畫筆,讓民眾在離開前,可以透過繪畫或書寫卡片的方式,來抒發感受並給予彼此祝福,正式告別。

2018/2/15(四)至2018/2/20(二)春節期間:花蓮縣的健康管理中心服務不打烊,每天早上8點至下午5點都有關懷員提供諮詢服務;原先也預計有三位心理師短程服務,但因為春節期間少有民眾使用此資源,故中後期皆以關懷員的排班為主(辛苦你們了!)。

2018/2/21(三)至今:花蓮的諮商、臨床心理師等公會,仍持續跟衛生局保持聯繫,共商後續中長期的心理健康服務。兩會也有意願,後續能否與此次的跨專業團隊,共同沉澱此次的安心服務經驗,為的是倘若有天再次發生災難,我們花蓮的各專業助人工作團隊,可更有效能的與公部門整合運作起來。

花了兩段篇幅來爬梳此歷程,是因為在這期間,我常有見葉不見林的感覺。

即使2005年8月8日行政院已經核定「災難心理衛生服務計畫」,明訂:緊急協調機制、動員計畫,也落實相關的教育訓練,但畢竟絕多數的安心服務計畫的參與者,並沒有實際運作過此計畫的共事經驗。

故第一、第二時間,公部門跟各專業公會動員起來了。但進入現場時,跨專業的合作模式,並無法如構想般能夠馬上落實;現場是不同的主管機關、各工會部門跟民間團體的領頭,以各自的應變能力、專業評估、親疏遠近、權力關係、行事風格跟當下的人力資源條件,和現場民眾的需求共同磨合出來的立即動態運作。

第二、第三天過去,就可以看出來,跨專業的助人工作團隊,開始可以在彼此跟公部門的協調合作中,發展出按現場條件展開的符合救災原理的安心服務方式。如:普查民眾資料且建檔、標定不同身分類別跟風險程度、定時交班並追蹤關懷、按不同身心需求轉介給不同的專業工作者等。

前些天,資深的臨床心理師黃亮韶告訴我,他觀察此次助人工作者提供的安心服務,已經比十年前的表現好上許多,但蕭仁釗老師在2/12的演講中提到,921至今,台灣的社區心理衛生工作還是落實得不健全,更別提在災難急性期有機會扮演的緊急應變角色了。

從此來看,0206急性救災期過後的「中長期的安心服務」跟「往後的災難心理衛生的實務應變能力的提升」,才是我們後續的共同考驗。若我們期許政府給出具體回應,我想我們不只需要各人層次的努力,還需要動用「系統」對「系統」的影響力,參與必要的政治運作才是。

PS:本篇文章無法涵蓋更多心理師們在現場的學習心得跟相關紀錄。有興趣者,請參考以下大家共筆的「花蓮0206安心服務」網頁;此網站由黃亮韶臨床心理師跟研究生以萱等人建立管理。

https://sites.google.com/view/hl0206/home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