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知不快樂

近來,我在練習「覺知」自己的不快樂。

為什麼要做這項練習?過往一年半來,我讓自己生活在玉里了,日子還是常常忙到行程滿滿,搞得自己身心疲乏。縱然生活不時有小確幸陪綴:親友聚餐、追劇、出遊種種,卻覺得快樂總是來得短暫,心頭肩膀的待處理人事,持續壓得讓人唉聲嘆氣!

我活得像是一條經常被繃緊的橡皮筋。

除了周一至五,每天八小時的上班外,周間平均有兩三天晚上得執行額外業務,周末平均有一天得工作或參加進修活動。如此,午餐後我常常只想小眠;額外工作後我只想放空、放縱,像是要補償、宣洩跟解放自己。

我並沒有在過度工作(疲累)跟過度放空(放縱)中找到自己的舒適平衡,日子只是勉強、看似健全地過下去而已。

直到今年的七月五號,我出國回來的第五天晚上,我騎腳踏車摔車,我才在一個多月的療傷過程裡,好好反省,覺察這場「摔車事件」要告訴我關於自己的身心狀態什麼重要訊息?

那是周一上班前的無事時刻。我坐家中突然想念起歐洲氣泡水的滋味,就踏上腳踏車去最近的全家買瓶黑麥汁回來;我家沒有開罐器,請店員開瓶後,我左手騎車,右手握黑麥汁上路,想說玉里車少我慢慢騎沒問題。

到家門口時,眼前是一條雙線道、沒車的馬路,頭頂是一輪柔黃圓月高掛,我看呆了,腦中還自動冒出待處理的人事雜訊。家門已到,我左手按下煞車,唰──前輪急速暫停,緩坡上的後輪卻繼續往上抬高(後輪沒煞到),當我意會到危險時,我的左臉左肩左膝已經飛撲地面。

我內心一時跑出很多懊惱的聲音,但也只能快點讓自己安靜下來,檢查身上的傷口、牽車,收起嚴重變形的眼鏡跟剩一兩口的黑麥汁進家門整理自己。要不是這場摔車,我可能還沒想要覺察、改變自己的橡皮筋(緊繃)生活呢!

摔車讓我覺知到自己的什麼?

一開始我是用素樸的直覺來看,眼觀滿月、左手騎車、右手持黑麥汁、腦中想近期的人事雜訊,不就像我這段期間的忙碌生活嗎?一個人處理過量的承擔,真是稍一失衡就得摔個鼻青臉腫!

彼時我真的覺得吃不消了!我做的是人的工作,即使體力可以撐,但心的能量沒有調養,真讓我感到身心消耗,連帶降低工作效能、情緒失衡;平日不僅無暇運動、煮飯,且一抓到可以放空的時間,我就像暴發戶一樣,閒書、戲劇反而無法自制看更多,像要補償靈魂的飢渴般,搞得自己內外都好累!

部分工作真的只能眼睜睜看他們脫稿演出或應接不暇;連自責的力氣也使不上來。人活成像是個沒心、沒眼淚、具攻擊性,只想休息、讓自己舒服些的空洞殭屍。(這可能是現代人的集體心理狀態的一種象徵原型吧!我們活得像僵屍,難怪中外影片、書籍都蜂擁跑出這群角色。)

真正指引我深化覺知自己的「摔車事件」的訊息,是透過「疾病的希望」此書的導引,才使我獲得更多洞見。這本身心醫學的重要經典告訴我們,生理醫學的療癒觀點,是種追索因果關係、發展功能性導向,欲將疾病和症狀去除,只考慮生理層次復原,不考慮意識發展跟成長的認識論。

此書要提供的是超越二元對立的整全療癒觀,將疾病和症狀視為個體的身心意識失衡的具體顯現;療癒重點不僅關注生理回復,更強調病人是否有去傾聽、覺察、認識被理智意識所排除、拒絕,進而成為疾病、症狀的自身真相是什麼?

作者認為:根柢的療癒只會發生在意識能覺知、接納並整合自己的陰影時刻。

本書還提供詮釋症狀(即深入探究症狀意義)的重要原則給我們參考。

如:忽略功能層面的明顯因果關係、注意症狀當下的個人內在歷程、以圖像式、象徵和類比的思考來取代過度分析跟理性的思維方式、學習傾聽具有身心兩面特質的語言在述說什麼,並思考「症狀阻止病人做什麼?」「症狀使病人做什麼?」這兩個問題常會直接導向疾病的核心主題。

第二章「症狀及其意義」中,兩位作者提供了涵蓋人類常見的主要疾病跟症狀的詮釋洞見,我們也可以看到他們如何操作上述原則,來發展觀察、思考,在疾病、症狀背後,病人未能覺知的心理意涵(意識需要領會、成長的議題)是怎麼被洞察出來的?這部分很值得我們心理助人工作者來學習。

回到我的「摔車事件」。當晚跟其後一周多,我真的不能做過量的事了;因為手腳不便,每日的兩次換藥、傷口包紮得請護理同事協助,晚上返家也不太能做事就早睡休息。簡直就是我理智上不敢給自己的:工作減量、請求他人支援協助、充分休息,我的無意識透過摔車安排,就通通給我了。

至今我左腳膝蓋上的輕淺疤痕,還在提醒我是否記得這場教訓?當前我的工作量有回到比較正常狀態了,但還是忙碌;近期我不想再被某場意外「鄭重提醒些什麼」(當然這只是理性的無知期望),也不想靠放空、放縱或小確幸來浮雲快樂。

我似乎被逼得只剩下這條路:學習在不快樂時升起一定的「覺知」,認識並接納自己的真實需要,若想休息、拒絕、放下或尋求協助種種,就照顧自己的需求,不要再理智一意孤行了!我知道有時候外境改動不了,但不時回到「覺知」(即使短暫而已),意識就不會無明得劇烈擺盪、隨波逐流。

這或許是這場摔車要教我的事。謝謝祢!

推薦書籍:

托瓦爾特.德特雷福仁、呂迪格.達爾可(2017)。疾病的希望:身心整合的療癒力量(修訂版)。台北:心靈工坊。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