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戀的模樣

「愛」有多難?

讓我提供心理學界第一位研究「愛」跟「愛的能力」的學者:埃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的故事給你參照。

出生於1900年3月23日的弗洛姆,從「芳療五星術(Aroma Pentanalogy)」來看,是屬於靈性層次最高的9型人,跟10型人相比,他們的感受力更強,更難抗拒心靈深度的吸引,像容格、弗洛姆、海寧格、人智學的魯道夫.史坦納都是9型人。

根據弗洛姆的晚期學生及傳記作者萊內.芬克(Rainer Funk)的記載,作為書寫「愛的藝術」一書而備受推崇的「精神分析社會學者」的弗洛姆,其一生的愛戀故事也是動盪起伏。22歲未婚妻離開他,和他的朋友在一起;26歲他跟自己的心理治療師結婚(哇!你也很驚訝吧!),28歲兩人分手(這倒不讓人驚訝!)30歲開始在柏林開心理分析診所,並在法蘭克福的社會分析研究所工作。

31歲得到肺結核,3年後大致恢復健康,1934年國家被社會主義者統治,他因為擔心身為法蘭克福研究所的成員會遭到迫害,故流亡美國。之後到41歲,他與長他15歲的心理分析學家卡倫.霍妮當多年的「好朋友」,最後在一場大吵後兩人分手。44歲與曾目睹本雅明於法西邊界自殺的報刊攝影師海尼.庫爾蘭德結婚,8年後海尼染上怪病,當年6月死於自家浴室。

此後,弗洛姆的學生認為他們的老師發生了根本性改變。他開始擺脫去愛戀欣賞自己的、親似母愛的情感對象;他們認為海尼的死,迫使弗洛姆從自己早期的「愛戀的模樣」的局限性跟一而再、再而再的失敗中走出來。

53歲,他遇上一名跟過往交往過的女性差異甚大的美國女人(寡婦,失去三個丈夫)的阿尼斯.弗里曼。她更魅力、性感、沒有事業心,且能跟他平起平坐;兩人結婚3年後,弗洛姆於56歲寫下後世傳為經典的「愛的藝術(The art of loving)」一書。

他的學生萊內.芬克認為:「弗洛姆是通過無能為力的送走病逝的海尼,跟對最後一任妻子阿尼斯的愛,才找到了愛的能力。這種愛的能力完全擺脫了兒時的聯繫(原始的愛戀模樣),使其愛的實踐跟自己的理論相當。」

愛有多難?從弗洛姆的故事來看,幾乎耗盡他從22歲到56歲(至少34年成年期)的摸索、試煉跟改變,始開始鬆綁其愛戀的原生束縛,朝向愛戀能力的成熟。

弗洛姆對愛戀的「體悟」是什麼?

他認為人的一生都會想透過愛戀的關係締結,來擺脫孤獨感給人帶來的瘋狂和監禁;他分析工業社會/資本體制早已潛移默化,使現代人誤以為幸福就等於「消費」跟「與多數人同化」,不曉得「消費」跟「同化」是工商巨獸用來減少人的被剝削感、絕望感,跟有效防止人民清醒、體制被顛覆的官方鴉片;對此,弗洛姆認為:「當『消費』跟『同化』已成為多數人生存於世的核心價值時,這是現代人的愛戀能力難以成熟的根本困境。」

他提出一個重要問題:「為什麼人的愛的能力會受到限制或注定要失敗,原因不一。對所有人來說,特別重要的原因是父母給予愛的方式,這方式會促進或有損個人的愛的能力。」他說明,我們早期和重要他人的愛戀模樣,會帶給我們往後的人我關係,祝福、障礙或兩者混雜的深遠影響。

他說「成熟的愛戀」,需要我們從兒童期跟重要他人的連繫樣態中超越出來,否則我們會不由自主的尋找並複製自己被銘印的愛戀模樣,未能真正在愛戀關係中修練成獨立自主、自由自在的個人。

他分析現代人有許多「複雜且帶來障礙的愛戀形式」,像是「偶像化的愛戀」:迷中人被強烈且突發的愛戀想像,給深刻打中、難以自拔,無法意會是自己的飢渴跟孤獨感,燃燒出一場脆弱的愛戀關係;對方跟自己的真實都未被如實揭發,是在彼此的幻影中愛悅自己;弗洛姆認為這跟「多愁善感型的愛戀」都是種「假的愛戀形式」,都是「想像超過現實」的未成熟的戀愛。

另一種常見的障礙形式,則是「不自覺的投射做法」。他說明投射的用處:一是使個體能迴避自己的問題,像一位曾受過分離傷害的Y,當聽到先生得出差一周時,理智上雖然可以理解,但當晚即對先生冷戰、指責他近日的各項缺失;由於Y跟先生都未能意識到,這些指責跟她過往的分離傷害有關,故兩人皆未能採取關懷和理解的角度,一起療傷成長。

他認為不熟成、幼稚的愛是:「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愛是:「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他寫道:「愛戀的存在只有一個證明:那就是雙方連繫的深度跟每個所愛之人身上的活力和生命力。這是我們所能看到的愛戀的唯一成果。」

近期,在台灣頗有知名度跟讀者群的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出版了一本「愛的進化論」(The course of love)的書;仔細讀來,簡直是後現代版的弗洛姆在教導我們,21世紀初的「愛的藝術」該當為何?

一開場他就破題:「我們這世代已經討論愛戀的開場過多,卻太少持續追問,愛戀的保鮮期過後,中、晚期是什麼模樣?」

他透過述說愛丁堡的拉畢跟柯絲汀,兩人從意外相遇、彼此試探、互訴好感,到初次性愛、進入熱戀期,走入彼此的朋友家庭圈、開始一起生活,發生的許多摩擦、衝突、不理解的日常瑣事;至拉畢感人求婚、兩人生下一女一子,彼此經常意見不合卻又深深相互依賴,到拉畢外遇後,兩人心灰意冷,最終決定繼續共度此生的現代版故事告訴我們。

他反對浪漫主義的觀點,認為愛戀只需要「熱情」就好,他坦言:「成熟的愛戀是種緩慢、苦痛地學會的『生存技能』。」他認為:「愛是一種技藝,而不是一種熱情。」他提問:「在邁向成熟愛戀的艱難路途上,我們該學到哪些技藝?」

他說首先我們要放棄對完美的追求。世上只會有「還不錯」的關係或婚姻,我們要接受這是「正常不過」的現象。二、我們要對自己能獲得別人的「完全了解」感到絕望;是的,就是絕望,畢竟「沒有人能充分搞懂別人,也不可能對別人完全感同身受。」三、理解、承認並接納自己在愛戀中的缺點,我們才開始自覺、朝向成熟;四、了解婚姻制度本身就很難搞,不都是自己的問題。五、願意愛人,而不只是被愛。

六、明白性跟愛永遠無法和諧共存。七、在自己心情好的時候,樂於受到對方的教導,其他時候也能平靜教導對方。八、內心深處體認我們並不全然相容,但我們願意發展智慧跟風度來調適彼此的落差。九、厭倦大多數的愛情故事,不再對幻想的愛戀著迷,能夠擁抱現實;十、接受煩惱本是常態。

狄波頓說:「愛戀可以是一條讓人憂鬱卻又充滿希望的道路;若你已經堅強得可以接受上述說明的充滿挫折的人生之後,你就算是做好了踏入婚姻的準備。」

後來拉畢跟柯絲汀的愛戀怎麼了?狄波頓寫道:「他們對自己這份千錘百鍊、滿布傷痕的愛感到一股忠誠。他們對於兩人一起建造起來的這個婚姻──充滿爭吵、憤怒、歡笑、傻氣,同時又如此美妙。他們之所以深愛這個婚姻,原因是這個婚姻乃是如此獨特而痛苦地屬於他們自己所有。」

我真感謝他們的誠實分享!希望有一天我也能修練出成熟的「愛戀的模樣」。祝福閱讀的你和我的親朋好友!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