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一起成長

本文我想分享自己從「兒童中心學派的遊戲治療(child-centered play therapy,簡稱兒中遊戲治療)」的「新手」,經短期訓練跟七個月的實務經歷後,「開始上手」「兒中遊療」的主觀學習所得。

這篇文章沒有企圖要完整、系統的介紹「兒中遊療」,也不會進行個案討論,只是提供往後想進入「兒中遊療」的專業新手,或對此領域感興趣的朋友,一則經驗的參考。

這是我的小小回報。感謝教我成為有效能的心理師的每一個人!

一般開案:

理想上請在拿到家長及孩童本人簽署的同意書後,才開始進行遊療或一般性的心理會談;或校方評估需要帶孩子進入醫療評估前,也請先完成與家長的溝通並簽署委託同意書為佳,這樣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爭議。

危急開案:

由於「兒中遊療」非會談式處遇,故開案前若評估個案可能正處於危急情況,可先採取個別會談的方式約4-6次(請自行彈性調整),待協助個案解除危機後,再回到一般的「兒中遊療」模式。

「核心信念」與「工作目標」:

「遊戲」就是孩童的說話與表達。

兒中遊療中,治療師不會主動跟孩子開啟對話或詢問問題,而是會作為「理解式回應」的跟隨者,讓孩子忘記有治療師的存在,協助孩子放心跟自己的內在經驗接觸,而不太在意或直接回應個案的外在生活實況。因為兒中相信孩子有自己的能力與智慧,可以面對他們的世界,做出自行的選擇跟回應。

治療師不會討好孩子、博取喜歡,也不會主動為孩童解決問題,成為孩子的協助者;一來太多的協助孩童,會讓他們經驗到跟治療師相比,自己是沒能力、弱勢的人,這不是兒中想給孩子的經驗;再者,兒中治療師也不會外加自己的判斷、價值到孩童身上,也不太給建議或進行教育,而是要一次次進入對孩子的理解,說出其經驗到的世界感知。

跟其他學派相比,「兒中遊療」並不會想要快速降低孩童的情緒反應,而是會關心孩子經驗到什麼?他是怎麼想的?兒中關注的是使孩子經驗到自己被治療師用心的關注跟理解,於治療師的陪伴下跟自己的各種感受經驗在一起,經驗到自己被治療師理解、承接跟涵容。

如此孩子才能在被陪伴、善待跟予以真實情感的滋養後,慢慢長出理解和接應自身困境的能力,這是我懂得的「兒中遊療」的核心信念及工作目標。

六道新手常見提問:

1. 兒中治療師是否參與孩子的遊戲?

答:兒中治療師只參與由孩童主導的遊戲,這樣孩子才有主控感,並能持續向治療師展現其個人的經驗現象場,而不被治療者打擾;再者,遊療是play不是game,故會避免使孩童在自己的經驗現象場被比較、感覺自己是弱者、能力不好的經驗;會避免非兒童主導且有比較性質的遊戲。

2. 遊療中的「設限」的用意是什麼?

答:兒中對於「設限」的觀點認為,這是幫助孩子了解世界規則的方法,故不是治療師在拒絕孩子,而是透過「設限」,協助孩子學習自我控制、練習挫折容忍度,並增進對現實生活的認識。

3.「兒中遊療」真的不能問孩子問題嗎?忍不住怎麼辦?

答:兒中學派相信孩子已經透過非語言的遊戲,在完整表達自己了,且為了使孩童在進入自己的主觀經驗場時不受影響,故大多時候治療師都不會採取對話、提問的方式,以避免對孩子造成引導及干擾;但若治療師評估,有需要時還是可以提問。如:詢問孩子對於即將結束遊療的感覺與想法?是否有需要協助的地方?……等。

4. 孩子可以帶自己的玩具前來參加「兒中遊療」嗎?

答:兒中學派對孩子帶自己的玩具前來的觀點是,除非遊戲室的四大類玩具(創造性、撫育性、攻擊性跟戲劇扮演)的物件缺少,不然不同意孩子帶自己的玩具前來;因為這可能透露,孩子覺得治療師不夠理解他,或想要拉治療師進入其私人生活,於遊戲室外也獲得與治療師共生的經驗,而這些都不是兒中遊療希望發生的事。

5. 孩子在遊療中做的東西,可以讓他帶走嗎?

答:若孩子要在遊療中做東西可以陪他做,但不建議做完後讓他帶回去,除非結案時再讓他帶走;原因是避免治療師進入跟媽媽一樣會給孩子物質的反應模式;「兒中遊療」重要的是使孩子獲得被安心陪伴的經驗,故會陪他做物件,讓他展現自己的能力,但最終治療師要帶給孩子的是留下安全的客體意象在其心中,而非物質。

6. 孩子藏玩具怎麼辦?

答:關於孩子藏玩具的主題,傳統的兒中學派的做法是會告知個案,每次遊療後場地都會被回復成原來的樣子,因為還有其他孩子會使用這個空間;故孩童下次前來時很可能會馬上問:「我留的玩具呢?」這時兒中學派的治療師會再度告訴孩子,遊戲室每次都會被回復原狀的規定。因為兒中要維持治療環境的一致性,做為治療環節的其一重要因子。

六項實務經驗的分享:

1. 當孩子的遊戲類型很固著時。

這可能顯示孩子尚未準備好、未有能力,或過往沒有相關的經驗(經驗匱乏的現象);這時可以等孩子顯現下一個遊戲主題,當下持續與他同在即可。

2. 當孩子開始對玩具不感興趣時。

這有兩個可能性:一是孩子的興趣比較侷限,對於沒玩過的玩具沒有探索的興趣跟意願;二來可能是孩子開始感到,玩具玩夠了,已無法滿足其表達的需求,這時孩子可能會從遊戲的狀態,慢慢過渡到邊玩邊說話,後來甚至以說話表達自己,這時就可以考慮結束遊療改成會談。

3. 當孩子表現自己的傷痛反應時。

此時除了「理解式回應」其感受情緒外,也可以提供他撫慰性的話語,如告訴他:「你現在在這裡是安全的,你不是孤單一個人,我陪你一起面對。」這在客體關係中是一種「替代性父母」跟「重生」的概念;會使孩子長出涵容自己苦痛經驗的能力。

4. 當孩子很生氣打BoBo玩偶,說自己很生氣,要把它碎屍萬段時:

此時可以提供孩子合適理解其經驗的詮釋。如:「你真的很生氣自己曾經被傷害,所以你要對方也感到痛苦,這樣你就不會這麼痛苦了!」這會協助孩子不只是發洩氣憤,還增加對自己情緒的理解,並從治療師穩定又不失溫柔的陪伴中,獲取涵容自身生氣等情緒的能力。

5. 當孩子把治療師投射成壞客體、意圖攻擊時:

此時治療師可以告訴孩子:「你覺得我也像OO一樣會傷害你,所以你很生氣也想攻擊我;可是我不會像OO一樣傷害你。」這麼做是協助孩子,可以把好客體跟壞客體做出區分。

6. 當孩子持續出現攻擊的遊戲主題時。

這可能顯示孩子在處理創傷經驗了。他遊戲中出現的很多武器,表示感覺自己很脆弱、無力且生氣,需要很多武器來保護自己;再者也可能顯示他信任治療師的陪伴,開始長出力量能面對創傷;當有一天孩子的壞客體釋放足夠時,他會表現出武器跟攻擊的不再需要(這是客體關係理論的觀點)。

個案研討會:

要和家長、校方開「個案研討會」前,可以先向孩子簡單說明,何時要開會、開會的目的,及我(心理師)會說什麼?並回答孩子的提問,以協助他減少擔心並有參與感。

諮詢服務:

目的是與孩子的重要他人建立合作關係、交流必要訊息,並提升親師孩子互動的品質效能。具體做法有:傾聽他們對心理治療的期待、對孩子的身心狀態進行簡要說明、提供具體易操作的建議、回應相關提問,並回應家人師長的情緒,提供支持及相關的輔導知能協助。

結案的說明:

可以從倒數第五次的遊療,開始向孩子說明遊療即將結束。請記得一開場就講,免得孩子以為是自己做錯事被懲罰;講法可以是:「這次不算,我們還有四次遊戲時間。」接續每次遊療開始前,都需要提醒孩子我們還有三次、兩次直到最後一次的遊療。這過程,治療師也要評估孩子是否有分離或退化等議題。就兒中的做法,並不會做特殊結束,會以平常不過的方式結束關係。

我的心得:

回顧自己學習「兒中遊療」七個月的實務及理論的經驗,除了再次體會新手上路的顛簸,跟需要投注許多心力的學習歷程外,也很開心可以應用「兒中遊療」的信念觀點,比以往多一種觀看角度,來評估、理解、處遇與我相逢的年輕個案。

每當我想到已取得博士學位,目前退休、每周仍花至少一天從事「兒中遊療」的督導告訴我的話:「我還是要經常練習啊!不然會生疏。」我就知道心理治療是一條看不見底,學不到盡頭的道路。

我喜歡督導在我們最後一次督導時告訴我的話:「你可以在把握『兒中遊療』的基本原則後,允許自己保有『直覺』跟『獨立判斷的能力』,不要太被你理解的兒中觀點綁住,以免工作難以自然開展。」

我真超愛這席解放我的話!謝謝督導!也希望本文使你受益!

PS:本文文責由我自行負責,若內容有誤與我的督導無關,特此說明。

◎延伸閱讀:「台灣遊戲治療學會」提供的相關介紹

http://www.atpt.org.tw/treat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