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人的搏鬥

學習面對人生必然遭逢的「不幸事件」,是否跟過「小確幸」生活一樣重要?

這是我近期重新拾起199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的兩本小說:「個人的體驗」跟「靜靜的生活」,相隔8年後再次閱讀的進入起點。翻看八年前,自己在余德慧教授於慈濟大學的「宗教與文化研究所(現更名為『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旁聽的「自我轉化」的課堂報告來看,真是看出22歲的自己,還處在「思考」跟「生活的實修經驗」相斷裂的巨大障礙。

彼時我的生命歷練,不足以讓我體會、理解作者的身心轉折;要待自己也陷入人生的各種苦痛考驗8年後,我才慢慢發覺自己近年來的改變和成長。 閱讀全文〈平凡人的搏鬥〉

陪你走一段路

心理治療的本質是什麼?身為心理師的我也很想知道。

故最近花了不少時間細讀日本紀實文學大獎的得主最相葉月,費時7年採訪、研究寫成的「心理諮商師」,跟日本第一位取得榮格分析師資格的重量級心理治療師河合隼雄,於64歲自京都大學退休後寫就的「心理治療之路」,結合我大學、碩士受訓8年,入行三年半,共浸泡於心理學領域11年半的經驗,來嘗試道出本行的基本門道跟經驗特徵。

首先,讓我們簡短回顧日本的諮商和心理治療的發展史。早在1910中期,就有久保良英先生,將發源自19世紀末歐洲的心理治療的部分作法傳回日本,當時主要是將智力測驗跟人格測驗的教育評量法,導入教育的輔導現場,並由輔導員對來談者提供指導跟建議。

彼時,「諮商」這字眼才正要從美國社會誕生。 閱讀全文〈陪你走一段路〉

修練自性─閱讀亞隆的86歲自傳

在死亡面前,讓我們誠實回顧自己。

讓我們把一生的愛及悔恨,說散無形;如詠唱自己的安魂曲,繾綣道別。別急!在臨終闔眼前,我們仍可惆悵、猶疑,款款真情。眼淚、無助是必要的,不捨、失落是必然的;如此,我們活出死前的溫柔。

唱吧!唱吧!讓我們盡興不忌。唱吧!唱吧!直到空靜來臨……。

詩意點來說,這是我近期閱讀亞隆86歲自傳的靈魂感覺。身為存在心理治療大家的他,在自稱人生的最後一本書裡,盡量以「說實話」的存在姿態向我們坦言,他做為一名資深心理治療師的畢生行路與感思;這本書勢必將如他所說的「漣漪效應」,經由文字而跨越時空、國境,帶給讀者不同的人生參照。

對於同為心理治療師的讀者而言,這本書可能會帶給我們更多啟發。文中亞隆除了交代自己的童年與求學經歷,也詳實記述近3/4二十一世紀的心理治療史的演變脈絡,其團體治療跟存在取向的心理治療發展,跟許多響叮噹的心理學大家的來往故事,及他認真面對寫作、老年跟死亡的掙扎、反省和感悟。

這86年來,他如何修練自性的?

閱讀全文〈修練自性─閱讀亞隆的86歲自傳〉

如果在今天,一名精神病患⋯⋯

一九七○年代末的芭芭拉・泰勒,是英美歷史學界一枚甫升起的耀眼新星,亦是活躍於左翼女性主義學圈的運動份子。繼博士論文獲重要學術大獎後,她出版的第一本專書——《夏娃與新耶路撒冷:十九世紀的社會主義與女性主義》——佳評如潮,助她順利取得第一份教職。然而,突發的精神症狀嚴重干擾了學者的日常,人生勝利組的腳本至此戛然而止。一九八一年,泰勒博士展開了長達二十一年的精神分析,期間三度入住芙萊恩精神病院重症病房,並成為不同日間照護中心、中途宿舍的使用者。 閱讀全文〈如果在今天,一名精神病患⋯⋯〉

從附身到啟示:榮格與人類學、療癒劇場交會的靈光

在台灣街頭巷弄的宮壇中,乩童透過神靈附身來為民眾辦事是在地宗教生活中的尋常景像。尋求乩童解決問題的,也不乏被「靈」干擾的民眾。「靈」既是問題的根源,也是處置問題的途徑。「靈界」雖然不曾出現在學校的教科書中,卻是台灣民眾日常宗教生活中既熟悉又真實的體驗。這樣的體驗往往與生活中的難題密切相關,尤其是身心莫名的窒礙失調。兼具精神科醫師與醫療人類學家身分的凱博文(Arthur Kleinman)曾經把台灣乩童的辦事與精神科醫師的問診與治療互相比擬,為宗教處置與精神醫療的對話提出洞見。台灣的心理學家余德慧與彭榮邦也將本土的牽亡儀式理解為文化療癒,透過為亡靈所憑依的師姑,聯繫生者與死者,回應失親的思念與傷痛。像台灣的乩童與靈媒這種「以身為度」的宗教儀式專家,在人類學者的民族誌書寫中出現過的例子不勝枚舉。換言之,對於人類意義世界的研究幾乎無法不同時討論各個文化對於神靈世界的理解;而對於神靈世界的理解,也往往要通過對附身現象的勾勒與探究。 閱讀全文〈從附身到啟示:榮格與人類學、療癒劇場交會的靈光〉

認識恐懼原型:不會消失,只會變形

美國精神醫學會歷經多年改版,於二○一三年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簡稱DSM-5),原先倡議將原來的人格疾患分類系統,改為以人格特質論為主的向度取向,進而將人格影響的功能程度,以「自我」與「人際」兩個面向為軸加以評量,自我又分成「自我認同」與「自我導向」的程度;人際則分為「同理心」和「親密感」的關連。之後,雖然仍在研議階段,人格疾患的診斷新系統並未如其他心智疾患類別同步正式推出,但已顯示人格成因的複雜度和理論統合的困難。不過這樣的自我與人際雙軸度的提議,也說明當個體的自我認同是缺乏自尊、一味逃避,無法建構生活發展的穩定目標;在人際上也感受到疏離、變化不定,難以與人建立親密關係,同時無法理解、寬容他人與自己的關係。如此所塑造出的人格特質,可能促使恐懼情結容易如影隨形,不僅害怕與人接觸,也擔憂自我犯錯。 閱讀全文〈認識恐懼原型:不會消失,只會變形〉

為了愛而成了貧窮的

 

三十六歲的德蘭修女在搭火車前往大吉嶺羅雷托修院參加一年一度靜修的途中,聽到一個召喚,要她放棄一切,跟隨基督走入貧民窟,以服務在赤貧之人當中的耶穌,去滿足耶穌的渴求。日後,德蘭修女將這一天稱為「靈感之日」,是她聆聽基督「召喚中的召喚」的開始,也是她離開原來衷心喜愛的修會團體,走入人群,建立仁愛傳教修女會的起點——「把基督帶進加爾各達貧民窟每一個不快樂的洞穴,日後再帶到其他地方」。 閱讀全文〈為了愛而成了貧窮的〉

自從我們是一場交談/並且互相聽到起

做為人類存有,沒有什麼比缺乏回應,更為可怖。
(M. Bakhtin)

這是一本研究與實務無間斷對話的書,是從臨床診療到社會場域的對話之書。兩位作者亞科.賽科羅(Jaakko Seikkula)教授與湯姆.艾瑞克.昂吉爾(Tom Erik Arnkil)教授合著的《開放對話•期待對話:尊重他者當下的他異性》一書,充分反映兩位作者分別對於心理治療、社會政策、民主文化和健康福利等專長所建構的跨域越界之實踐網絡地圖;而對話、眾聲複調性、交互主體性,以及人際關係,是串連本書脈絡的重要核心元素。 閱讀全文〈自從我們是一場交談/並且互相聽到起〉

為心理學重尋靈魂

Suicide and the Soul

相較於《重新設想心理學》(Re-Visioning Psychology)和《靈魂密碼:活出個人天賦,實現生命藍圖》(The Soul’s Code: In Search of Character snd Calling)這兩本耀眼的著作,《自殺與靈魂:超越死亡禁忌,促動心靈轉化》是詹姆斯‧希爾曼更為早期、也比較不為人知的作品。這本書寫就的時間很早(一九六二年到一九六四年間),篇幅不大,風格上也較前一本書(博士論文改寫的專書)來得自由許多,就像希爾曼當時寫給好友羅伯‧史坦(Robert Stein)的信上所透露的,是一本不需要埋身圖書館就能完成的「小書」。

不過,這本書雖小,卻有著不可忽略的重要性。希爾曼的傳記作者迪克‧羅素(Dick Russell)就認為,《自殺與靈魂》這本小書打下了他後來所有著作的基礎。正如橡實蘊藏著橡樹的精髓,如果我們把希爾曼的成熟思想,想像成一棵枝幹壯碩的橡樹,《自殺與靈魂》就是它的橡實,而大樹的原型早就蘊含在胚胎裡,等待著生根發芽、開枝散葉。 閱讀全文〈為心理學重尋靈魂〉

打開關係的視野

relational being

或許把這本大部頭著作捧在手上的你∕妳,只是因為好奇而翻開了這本書,你∕妳並不知道肯尼斯.格根是何方神聖,也不太清楚社會建構主義運動(social constructionist movement)在心理學界掀起了什麼波瀾,更不知道這本書曾經在2009年獲得了美國專業與學術傑出出版獎(The PROSE awards)的殊榮。你∕妳只是單純出於好奇,想看看在這個講究輕薄短小的年代,怎麼還有人寫這麼厚重的書,而且還有出版社願意翻譯出版。如果真是如此,那我得先說聲「恭喜」,因為你∕妳的好奇,遇上了這本可能徹底改變你∕妳如何對「人」的現象進行思考、進而促成自己和他人改變的一本絕妙好書。 閱讀全文〈打開關係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