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9日的下午三點,我騎機車載素月師姐,小三生景承前座,我們要出門𨑨迌(玩)了!剛從新港街轉中正路上, 我們馬上被紅綠燈擋下來。
眼前太精彩了!是一長串看得見起點,卻望不到終點的神將踩街。 閱讀全文〈俗與聖紀事〉
心理學不在殿堂,在生活,在人間。
2011年7月9日的下午三點,我騎機車載素月師姐,小三生景承前座,我們要出門𨑨迌(玩)了!剛從新港街轉中正路上, 我們馬上被紅綠燈擋下來。
眼前太精彩了!是一長串看得見起點,卻望不到終點的神將踩街。 閱讀全文〈俗與聖紀事〉
2010年9月13日這天上午,花蓮的天氣晴朗,為了至今忘記的原因,惠操姐開車載楊琳師姑跟我,一起來到她小時候居住的鳳林舊宅,拜訪她的媽媽張玉蟬女士,並帶我們走入家旁農園的家族墓地。 閱讀全文〈抱著絕望活下去〉
【我需要心理治療/諮商嗎?】 #三大問題解析
文/王思涵 臨床心理師
經常會有人到診所/諮商所,甚至打電話詢問這個問題「我需要諮商嗎?」。而這個問題,問一百個心理師/精神科醫師,會有超過一百種的答案。這一百多種可能都是對的,也可能沒有任何一個能貼合你的感受。會問這個問題的,通常還會伴隨其他的疑問,「怎麼樣的人可以去做心理諮商?」「心理治療跟諮商到底是什麼?」「我應該看健保門診還是心理諮商好?」上述這些問題,我會試著在接下來的文字中給出我的答案。
「我需要諮商嗎?」
「怎麼樣的人可以去做心理諮商?」
「我去做治療是不是表示我有病?!」
心理團體的應用廣闊,針對不同群體、需求,跟採取的派典不同,可以開展出種類繁多、各具特色,為不同目標設計的團體樣貌,像:表達性藝術治療、真實動作、正念減壓、認知行為、即興劇、頌缽靜心等。
這篇文章,我將聚焦在「高校生的心理團體」這個主題。重點不在分享我某次的團體內容(活動可以變來變去),而是提供帶領者在「團體的前中後」,可以注意的「團體架構要點」,跟自己和高中生交流摸索的心得分享。 閱讀全文〈高校生的心理團體經驗談〉
你知道嗎?臺灣最早期面對精神病人的方式是以「隔離」跟「監禁」為主。在「維護社會治安」跟「濟貧」的考量下,精神病人、乞丐和遊民,就被強制收容,安置在一起。 閱讀全文〈52年玉里醫院簡史〉
教育的存在,不是讓每個孩子都拿到很高的分數,教育是要讓每個孩子的天賦都能伸展到極限,並且尊重他最終的成果。
── 吳曉樂〈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作者
如果高中的成績考不好,怎麼辦? 閱讀全文〈願你們前行的路,不離光亮〉
你聽說蔣素娥的新鮮事了嗎? 閱讀全文〈月光下,常有新鮮事〉
本文我想分享自己從「兒童中心學派的遊戲治療(child-centered play therapy,簡稱兒中遊戲治療)」的「新手」,經短期訓練跟七個月的實務經歷後,「開始上手」「兒中遊療」的主觀學習所得。
這篇文章沒有企圖要完整、系統的介紹「兒中遊療」,也不會進行個案討論,只是提供往後想進入「兒中遊療」的專業新手,或對此領域感興趣的朋友,一則經驗的參考。
這是我的小小回報。感謝教我成為有效能的心理師的每一個人! 閱讀全文〈陪孩子一起成長〉
這世界除了有平庸的邪惡,還有平庸的殘酷、平庸的冷漠、平庸的置身度外。我對世界的期望降得更低了。身心難受外,我知道這也是自己修煉堅強的時分。謝謝陪我對話的朋友!(2018/6/21) 閱讀全文〈與光和暗同行〉
「愛」有多難?
讓我提供心理學界第一位研究「愛」跟「愛的能力」的學者:埃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的故事給你參照。 閱讀全文〈愛戀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