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地球把脈,也成為地球的脈動

在二〇一〇年,荒野保護協會出版了《生態心理學:復育地球,療癒心靈》的中譯本,首度將西方心理學與生態運動人士相遇後所開啟的反思與實踐之道介紹給台灣的讀者。這次在荒野保護協會與心靈工坊的合作下,促成了《失靈的大地:生態心理學的反思與實踐 》一書中譯本的出版,又是前述交會的延續,呈現了以英國為主的心理工作者對於生態危機廣泛而多樣的回應。

本書作者大部分是臨床心理工作者,從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榮格之分析心理學、超個人心理學、拉岡的精神分析,以及德勒茲與瓜塔希的理論等背景踏入生態心理學,也投入與生態保護相關的組織與活動。作者群還包括人文地理學者、生態運動倡議者、跨物種研究科學家,以及野外活動的工作者。作者的多元背景說明了生態心理學跨領域的特色,這也是生態心理學建立的起點。

「生態心理學」起源於心理學與生態學的相遇。環境保護運動的倡議者與教育者發現:提出環境破壞的種種客觀數據、喚起人們的恐懼與罪惡感等方式,似乎無法有效地改變人們破壞環境的生活方式。現代社會這種濫用地球所予、不顧慮人以外之土地與眾生的生活方式,其心理根源是否能從心理學的知識獲得答案呢?另一方面,心理實務工作者在思索心靈的種種病狀時,開始意識到自然環境的崩壞對於人類心靈帶來的影響;關注地球的健康,與關注人類身心的健康,會不會是一體兩面的事情?心理學與生態學,於是在「人與自然的關係」這個課題上找到可以協作探索的交會點。

心理學知識能為環境保護的教育提供什麼洞見呢? 澳洲著名的環保運動家約翰.席德(John Seed)曾說:「如果人類的意識沒有更深沈的改革,所有的森林很快就會消失。」指出了環境崩壞與人類意識的關係。人類將大自然視為滿足自己需求的資源,自然的價值只在於滿足人的需要,以一種人類中心的方式看待自己與自然的關係。生態哲學與生態運動人士指出了這種視野的狹隘,生態心理學則更進一步地指出,這是一種人與自然關係的失調。

人類破壞環境的生活方式,如果被理解為是一種人與自然關係的失調,這種失調要如何被認識,進而改變呢?生態心理學者企圖從心理病理學的診斷語言來尋求比擬的認識,例如從上癮、自戀、否認、解離、自閉等角度,來分析人與環境之間關係失衡的狀態。生態心理學者也以傳統心理學對於「自我」與「意識」的理解為基礎,提出「生態自我」與「生態無意識」的概念,希望透過這些概念,能重新提出一個與自然互相涵納的自我觀。「生態自我」將自我視為一個「連結萬物的歷程」,透過恢復被壓抑的「生態無意識」,也就是人與自然的源初互惠,讓自我由人類中心主義的框架離開, 轉向能對地球所承受之痛苦有所共感的相互關係之中。

將生態的視野納入心理學,又可以為心理學與心理治療帶來什麼啟發呢?前述之「生態自我」的概念,提醒了傳統心理學對人與環境之關係的忽略,對傳統心理學的自我觀提出重要的補充,也對其認識論的二元論(dualism)基礎提出反省。生態心理學並反思傳統心理學對於「心理健康」的定義,認為在界定「心理健康」與尋求人類心靈之福祉時,也要一起考慮地球眾生的健康與福祉,才是一個足夠周全的「健康」。此外,生態心理學也注意到大自然對於人的心靈所提供的轉化力量,而開始將生態視野與體驗納入心理治療的實踐之中。

《失靈的大地 》分為六個部分,前三部分勾勒覺察的脈絡,並提出關鍵概念的討論、後三部分則呈現透過覺察所開展的種種實踐。

第一部分的「脈絡」由四篇風格迥異的文章組成,猶如全書的土壤與根系。前兩章以氣候變遷為題,由第一人稱、豐富的身體感書寫(第一章)以及經驗敘事(第二章)作為全書的開場白,讓全書接下來所進行的討論與分析,植根於「情感的土壤」之中。第三章與第四章提出地球作為生態心智系統,以及人類物種這個「生態同工群」在此生態系統中,如何以覺醒者或協調者的角色來參與整體的演化過程。

第二部分與第三部分進入關鍵概念的討論,包括生態心理學的兩個重要概念:「非人類與超越人類」以及「生態主體」。此部分的討論可比擬為全書的概念枝幹,以這些關鍵概念為生態心理學的理論提供骨架。第二部分共有四章,討論荒野、動物、植物、地方等「非人類與超越人類」如何涵容人類自我,作為人類自我的「神聖鏡映」與回音,引導人類重新向存在的浩瀚敞開。

第三部分討論「生態主體」如何促進生態自我的發展。「生態主體」是透過主體與自然所形成之複合群集而組成的流動空間,它的起點不是神秘的純淨自然,而是「複雜的現在」。如果生態心理學強調萬物之間的連結,那麼人類也要正視「複雜現在」中的「垃圾場、實驗室創造出來的混種生物,以及使我們與自然世界彼此疏離的科技」。在這樣的視野下,生態心理學的議題就不是一種懷舊之浪漫情懷的回歸,或是未來生態災難的預警,而是與當下之複雜自然的共生。

那麼,我們在「複雜的現在」之中可以做些什麼呢?本書的後半部猶如樹木向天空開敞的樹冠,提出種種實踐策略以及實踐經驗的討論。

第四部分尋找轉變的可能性,尤其是如何帶來集體規模的改變,包括對人類中心主義以及消費主義的反思,以及重建人類與「非人類」及「超越人類」領域的親密關係。作者群提出了將生態危機與靈性危機連結的觀點,以原型層次的轉化來回應這些危機,也提出「邊界意識」作為新意識狀態的一種可能性。

第五部分的作者群企圖從心理學的觀點,提出對於環境倡議運動者的工作建議。與前一部分將生態危機視為靈性危機的觀點相呼應,有作者發現:愈重視內在目標與自我超越,對人類以外的大自然就展現更多正向的態度;主張尋求超越與重建連結是彼此呼應的過程。這一部的內容並呈現了透過「碳對話」工作坊來改變人與物品之關係的實驗方案,以及透過荒野體驗來影響有力人士的「自然改變方案」。

最後一個部分是對臨床實務的反思,從生態心理學對於內在與外在關聯的反思,來重新概念化臨床場域中的「治療二人組」,並以新的空間隱喻,例如「重力場」與「複雜系統」等想像,來提出具備生態思維之治療關係的可能性。全書的最末章,將臨床故事與地球故事連結,指出脆弱與崩解如何開啟全新的意識狀態。

本書原文書名直譯為「生命徵象」(Vital Signs),有為地球把脈、諦聽地球生命躍動之音、尋找希望徵兆的意涵。生態心理學提出地球與人相依相繫,以及人類智能與地球智能互相創造與演進的觀點。因此,為地球把脈,最終也意味著成為地球脈動的歷程。英文版主編指出:「生態心理學是對生態危機發展覺察力之大型運動的一部分,認知到人只是全球生態系統的元素之一,生態系統的成敗將由人類、非人類與超越人類的一切共同承擔。」而此種覺察力,正是「生命徵象」所指稱之希望與療癒跡象的基礎。

中文版書名,則採用大地失「靈」的雙關意象,除了指出大地所承受的破壞與苦痛,也說明了把「靈」視為人類專屬之特質的狹隘。失靈的大地,更意味著人類靈魂的乾枯;因此,重建感受大地苦痛的能力、反思以人類為中心之文明的限度、建立具有生態覺察力的生活方式與經濟智慧,於是也成了重建靈魂的工作。

《生態心理學:復育地球、療癒心靈》與《失靈的大地:生態心理學的反思與實踐 》在西方出版的時間相距十七年,透過這兩本生態心理學重要著作在中文世界的出版,本地的讀者得以對生態心理學的起始與發展得到豐富的理解。這兩本專著都是跨領域的成果,無論是關注生態議題的工作者、對於反思心理學知識典範有興趣的思考者、有志於建立具有生態意識之心理治療的臨床工作者,或是關注生態與靈性之關聯的實踐者,都可以從這兩本姊妹作得到不同的啟發。

註:本文為《失靈的大地:生態心理學的反思與實踐 》(心靈工坊出版)之推薦序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