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不是要你來電給我(何況我下班了),而是想跟你分享,作為一名心理師如何「學到老,被電到老」的故事。
我們要如何電一名心理師呢?就像要搞垮一個機構最好的方式,是讓它年年接受「台灣公務特色」的評鑑一樣。想電一名心理師,除了靠傳統的美顏功、鮮肉功之外,我們知道,台式薪水、諮商臨床全聯會的相鬥、職場權力生態鏈的擠壓,跟飽和、未充分擴展心理服務領域的職缺現況,光這些「外部電力」就夠讓我們「驚嚇嚇」、「面焦焦」了!
(你們要撐著,我還沒講到「內部電力」喔!)
「內部電力」至少有兩種,一種是被困難個案電出智慧或依舊不會,一種是「個案研討」、「團體督導」的年度職場進修活動下來了,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像是河伯又要娶親了,今年我們應該把誰推下橋給河伯作伴?只見心理師們各個面露難色,或者相覷、強顏哈笑(心裡苦啊!)。
漫長的幾分鐘後,我的右手舉起來了!現場響起掌聲加勉勵,畢竟全場只剩我還在進行二年期的臨床心理師PGY訓練(Post Graduate Year program),我嫑嫑其實也沒得選,只希望河伯(外聘督導)能對我好一點。
兒童遊戲治療的團體督導當天,我的主任開場引言了,他請大家務必保護個案隱私,也提到稍後聲傑心理師會提自己的個案報告,供大家一起學習,這是件不容易、需要勇氣的事,請大家給他掌聲!河伯喔不,是外聘督導,開場時也曾附和主任的說法,重述接受團體督導不簡單啊!
台下的我,心中只升起緊張,跟自己是供品無誤的心情;往後,大家能否就平實心辦理團督學習?別再搞得像河伯娶親了。我不是供品,督導不是河伯,與會及友院連線聽眾更不是助陣、來看好戲的人;我們是來彼此切磋學習兒童遊戲治療的專業工作者不是?
先給大夥「去角」後,底下我來簡要報告我的匿名個案,跟督導給的回應及我的受督心得。
個案為2歲11個月的單親男童。轉介原因為,個案在嘗試小小班就讀兩周後,開始出現許多哭泣、生氣跟抗拒學校的表現;據校方老師觀察,個案在校會長時間翻同一本書、困難配合團體生活且幾乎無同儕互動。當前案母已辦理離園,自行和阿公照顧個案。
案母表示,個案的出生發展史正常。自小較黏自己、與案父的關係可,平日喜愛巧虎,會講述劇情且愛演戲皺眉,生活適應跟情緒可;年初在目睹案父家暴跟雙親離異後,開始出現怕懼父親、說話較成熟、情緒易起伏、挫折容忍度低、曾動手推人且無法適應小小班生活,照顧變困難。
衡鑑結果顯示,個案為正常發展的孩子,未有臨床診斷的議題;針對其明顯的情緒困擾,建議轉介遊戲治療。
根據認真的外聘督導的要求,十天前我就按照他明列的個案資料,予以準備;除了基本的家庭圖、心理衡鑑報告外,我也要提供一份期中遊療的錄音逐字稿,並說明自己的理論取向、接案時遇到的困難或問題,並擇要報告遊療的歷次過程。
多數心理師可能與我一樣,在碩班階段並未受過正式的遊療訓練,是在實習或進入職場後,才開始自行或與同儕摸索、上工作坊、讀書、找督導,做中學習成為遊戲治療師。我是經由前一工作單位(花蓮縣學生輔導諮商中心)的在職培訓,才習得「兒童中心學派遊療」的基本處遇施為。
我接此名個案時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如下:
(1)第一次遊療,個案無法單獨和心理師在遊戲室相處,需有案母全程陪同,否則無法進行遊療。
(2)前20次遊療,個案很少全然專注於自己的遊戲,經常問心理師問題,像是:這是什麼?甲蟲的翅膀在哪裡?不時提問,希望心理師回答他的問題。
(3)26次的遊療期間,我發現自己對於個案相同遊戲的口語回應都很相似,是否需要調整、改變?
(4)我反省自己的逐字稿,發現自己對孩子外顯的行為、情緒,尚可適時回應;但要如何才能不停留在表層的回應?能夠理解、把握、切中回應個案的核心議題?這要怎麼練入?
督導給我的指導跟自己的整體反思:
(1)要把個案的身心發展跟重要事件相對應的時間軸抓清楚!如此我們對個案的評估,才能從前後脈絡的訊息中,看出重要事件對個案的影響,如本個案並非在小小班入學時才出現適應困難,早在年初目睹家暴且雙親離異時就受到影響了。
(2)熟悉孩童不同年齡的能力水準跟發展課題,並保持臨床上的回應彈性!我們知道個案才將滿三歲,仍有安全依附需求,且當前面對成年男性可能喚起目睹家暴的驚懼,故可彈性讓案母陪同一段時間。當我們區辨且理解他經常發問的原因時,發現一是缺乏字彙,後來我選擇告訴他;二或許這反應他跟重要他人的互動模式,而採取熟悉模式往往可以減少陌生、焦慮的感覺。
(3)新手遊戲治療師可以從個案與家屬的反應中,慢慢累積自己的處遇信心!尤其是台灣的心理工作者,普遍沒有完善的督導支持系統,故對自己懷疑、信心不足在所難免;加上督導時,逐字稿還會背叛自己,放大許多瑕疵(你的話太長了!在焦慮嗎?你又重複講一樣的話了!沒有反應歷程!你這段話孩子聽得懂嗎?你這段情緒沒接到……)
我現在啊,除了反思督導的話,更多時候會從個案跟家屬的反應,來檢視自己的成效。像26次遊療後,此個案的人際安全感有建立,更能自發遊戲、減少很多提問,開始探索新遊戲,能用簡單的語言向心理師和案母表達他的情緒跟需要。如此我在沒人告訴我什麼是最佳的處遇解方時,也能有根據的自立安穩下來。
其實,我還有許多能說的,像督導還提醒我此名個案的其他可能診斷:6歲下兒童的創傷後壓力症(PTSD)或反應型依戀疾患(Reactive attachment disorder);像覺察與反思遊療師的個人特質對治療的影響;像練遊療功夫時,「自立救濟」跟「同儕支持」的重要。
我想,我需要給個案跟自己成長和改變的時間;我需要試著在每次「被電」的經驗中,找到「充電」的可能。我們人文科學界早在「無線充電」了,比iphone X的應用技術早。來!我們一起當吸電蟲,心理師就是這樣給電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