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
督導問我想學什麼?我們討論了三個方向:知識面、實務面跟「柔適照顧」的應用可能。
實際跟隨居家訪視,我發現護理師除了從事基本的生理照護,也會透過輕緩的身體接觸、溫柔的話語跟個案互動;下午的長時間會議,除了有很多的生理病程、醫療介入的討論,還講到多名個案的生命故事,跟醫師的情緒揭露。
這讓我看到「臨終處境」,不只要「見病」也要「見人」,各種臨床困境才能轉動。過往余德慧老師教我們,心理師要學習「倫理的手藝」,讓人間的情事、心事,轉得動、轉得透氣。這真是有得練了!
Day 2:
當家族成員因為結怨,對後事的安排不同時,安寧心理師的位置跟作為是什麼?今天的許多案例都充滿倫理的為難,且在時間限制、病況變化大、家屬的愛恨糾結全部交錯的情況下。安寧心理師要如何促發大家朝向安適?怎樣做才得體?
Day 3:
對於病情告知,督導說「誠實」最重要;至於講多少?如何講?會按病程跟考量個案和家屬的反應來拿捏。今日我遇上一名個案往生了!督導說當病房有警衛出現時,就表示有個案expired(死亡了),電梯要管制,以免嚇到人。
不過轉眼間,他的床鋪就再度被整理好,任你看不見剛才死亡的發生。
Day 4:
我跟督導說,與臨終個案相處時,我會不自主更專注,有「一期一會」的心情。他跟我分享,他會把對個案的直觀感受記著(如同性戀的感覺),提到性生活對部分中年男性臨終者的重要性,及以此深化關係或展開其他話題。
開會時團隊經常討論:不同病程個案的自主意願、當前的疼痛控制、個案家屬對醫療的擔心跟期待。我開始有點學習的方向感了。
Day 5:
臨終個案說:「我準備好了,可以放手了。」一旁的妻子眼紅、傷心地說:「我捨不得你。」稍後,他說他要吃飯糰跟喝奧利多水,妻子就去給他買回來。
督導說,我們要練習如何不多不少、自然而然、輕重緩急地拿捏會談氣氛,這是能辦到的。
他也提到安寧心理師的受訓,需要對醫學的生理、藥學、護理照顧的專業知識跟臨床判斷有更多認識,好具備跨專業的回應能力;這一塊我仍需要補足、加強。
Day 6:
今天一共訪視兩位在安養機構的長輩個案,途中還去給兩周前見過一面,如今往生的個案上香。下午開會途中有名個案往生了,我意外參與他的擦身、更衣的過程。我發現人老了,就像返回嬰兒般被照料。
死亡不僅具體,也讓我們的身體、心理,所有的狀態都如實呈現,教我感到陌生又莊嚴;遲早,我們的生命都會這樣,赤裸離去,無法遮掩。
Day 7:
上週為往生個案的身體擦洗、更衣後,晚間入睡前,我突然把Ipad從來不打開的飛機射擊遊戲點開,玩了四十多分才去睡。我感覺,死亡讓我茫茫的,電玩讓我回到日常。
今天我們訪視一名漸凍人個案,我似乎能稍微體會她被身體囚禁,離世日很近的傷悲。這幾次的居家跟病房訪視,我清楚了,協助個案─家屬─醫療團隊間有效溝通,是我們被期待的貢獻。
Day 8:
暫停三周沒來受訓,許多病人都離世了。
督導告訴我他為剛才訪視的年輕個案感到遺憾,他的個性還不錯,但因為早年家庭殘缺,過早進入勞動職場,碰毒多年後,如今癌末將逝。面對命運,除了喟嘆!我們又能如何?
八次受訓後,我比較了解安寧心理師的工作架構了;但還有很多的醫護專業知識、法令規範,跟困難的人事糾結得學習應對。
Day 9:
督導一早打開簡報,幫我介紹陳醫師手繪的癌後不同階段的病程,及對應的治療選項、成效的圖示,要我以後聽到個案的基本病況後,能大致判斷他的生理處境、醫療選項跟預後,如此提供個案、家屬需要的身心服務。
今天好幾度我都快累到睡著了,但還是把自己撐著,盡量跟上現場的談話。我感覺安寧心理師的工作並不容易,每戶案家都有不同的病程、心思、情緒、顧慮跟家庭動力在運轉;我們仍要個別認識、陪伴並適切回應。真是很充實的工作!
Day 10:
早上與督導閒談中,得知又好幾位個案走了。心中有種不識滋味的感覺!不知道要拿這感覺如何是好?現實人生就是這樣,常常沒能多想,下件事就來了。
督導今天讓我為一名不容易放鬆、婦科癌末會漏尿、心情低落的個案,嘗試「柔適照顧」;我先以催眠引導帶大家做放鬆呼吸的練習;下段落,我引導女兒為她「膚慰」。結束後,她說對膚慰覺得感動,此外就沒多說什麼了。
Day 11:
最近我會對某些個案的訊息「遺忘」。我和督導討論,是因為訊息過多?重疊?或疲累、心情有關?還是有些個案處遇已經自動化?督導沒特別回什麼,他自己也會遺忘啦!
我還詢問督導,當不同的醫療團隊,對共照個案的處遇、給藥看法不同時,要怎麼辦?督導表示,維持跨團隊的好溝通關係,自己團隊要有共識,請兩方醫師對口溝通,是基本能做的事。
Day 12:
今天是最後一天受訓了。早上督導讓我為前次經驗過「柔適照顧」的個案再次服務。我引導女兒為她進行從頭到腳的輕按摩,接著為大家頌缽。結束後,案女說早知道就接受心理師建議的躺著睡,因為太放鬆了,個案也表示有放鬆,神情輕鬆許多。
我繼續與督導討論兩次的實務經驗。我說明「柔適照顧」是透過具體的身體感受的微調操作,把身心的舒緩感給配置、誘發、生成出來,並說明此作為的三層效果:
一、讓身心受苦的人暫時獲得身體感的鬆開的喘息。
二、降低病痛的孤寂感,與他人締結非語言的(深度)陪伴。
三、短暫進入(意識我)較為鬆脫的無人稱的身心狀態,即深刻體驗連我都不再知道自己的輕鬆,不再抗拒宇宙原鄉的回歸。
受訓感言:
謝謝你們讓我來學習12天!我進入醫院三年了。原先我已準備好要接受當代醫療的現實了:商業化、公務人員化、對人的關懷、熱情磨損化,但你們團隊的好溝通、合作的氣氛,及對家屬、個案的認真用心,讓我覺得不用完全放棄希望。
陳醫師請我包涵,他們開會時常常話講得直接,像是他們的同儕宣洩團體,我表示瞭解,也認為這很重要!陳醫師問我有沒有什麼建議?我當下想不出來。
回程火車上,我傳了Line給督導說我想到了,我的建議是:「飯不要太晚吃,工作別過度做。」結果他6:17回傳:「我們現在正要去看共照病人。」
我回:「看來你們不會改了!」他說:「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