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與被記得

為何我們要回頭考察、記得玉里養護所的過往經歷?面對養護所的各式史料,我們要如何解讀而不扭曲?這是我在繼續閱讀跟搜羅相關資料時,無法迴避的核心議題。

讓我們參考加拿大歷史學家Margaret Macmillan,在「歷史的運用與濫用」一書中提供的各種建言、案例說明,跟操作反思的必要態度、原則,來進行自己的思考。我們會發現,文首的第一個提問是「我是誰?我們是誰」;第二個「我們該如何面對跟處理這段歷史?」

不久前,宋文里老師在「人間心理學」部落格,發表一篇文章「工欲善其事」。他指出所有的心理學教科書都「教育」我們,馮德(Wilhelm Wundt)是實驗心理學的始祖,但實情是William James早在四年前(1875)就已在哈佛創立過心理學實驗室,兩人後續的研究重心也各自轉到「文化心理學」跟「哲學」的領域。

為何教科書不告訴我們實情?因為「說真話」會大大降低「實驗心理學」的威望!不利「硬科學價值觀」的深入人心,且有害其政商權錢關係。為何實驗心理學至今仍無法回答眾多人心的根本議題,卻不思變自己?因為它已佔下心理學的主流詮釋權(發言權),同質化多數人的見解,且以「非科學之名」貶抑其它的研究取徑;造成「硬科學原理」高過對「歷史真相」跟「研究實質」的追求。

由此可見「歷史的詮釋」,對我們的影響何其深廣!當我們對歷史的知識跟判斷極度缺乏時,很容易被主流論述遮蔽,毫無自覺、反思的能力。美國歷史學家John Lewis Gaddis說:「歷史能幫助你知道自己是從哪裡來的,還有誰與你走在同一條路上。」

這都是我們要繼續探索、思考的議題。

「我是誰?我們是誰?」

在臺灣或華人的心理學界問「自己是誰?」可能是件很好笑的事,且會暗想,如果我能用流利英文來回答,一切會更好。為什麼?因為學心理學的初始,我們就是從遠離、輕視、遺忘,甚至排斥、批判自己的母土文化的生命經驗的根開始。

我們得學習用英文去認識、想、表現得像美國人的思考、做法一樣,這才是對、好、有價值的心理學;而硬科學又是最政治正確的美國人中的美國人,大家得牢牢跟緊、跟上才行。當學院的主流教授,大都這樣教育、訓練我們,此單一的心理學價值觀跟史觀就吃定我們了。

我們不再是自己,不再(也根本沒開始)認識自己的心理學的在地歷史,不再陶養自己群體的各式生命經驗暨自然長出的療癒、紓解之道;因為美國人的教科書沒教嘛!我們又這麼乖、這麼聽話,當然就不會了!但到頭來,我們並沒有成為美國人,頂多自嘲米國人吧!

但我們是米國人嗎?從自我認同的發展歷程來看,正在逐漸健壯、成熟的臺灣心理學社群,勢必要回答「我是誰?我們是誰?」的提問。除了找回自己的聲音、身影、獨特的心理學的差異的貢獻,並珍惜在地長出(或接枝轉化而成)的心理學的療癒路數。

我們也要把被遺忘、無人聞問的在地心理學的發展故事,給記憶起來。如此,我們才能長穩自己的主體樣貌,知道自己從哪裡來?經歷怎樣的變遷?受到哪些文化和時代潮流的影響?對本專業社群的想像是什麼?想一起走到哪裡去?

我們得靠「接地氣」才能溶入在地的情感/記憶/資源網絡裡,成為講得出自己的心理學故事的群體。

「我們該如何面對跟處理這段歷史?」

Margaret指出常見的歷史濫用有:創造謊言、只提供部分真相、錯誤詮釋、僅呈現對自己有利的訊息、草率的使用通論、觀點偏頗、緊抓單一視角、沒有適當的證據、忽略其他事實等。這麼做的好處很多!除了能繼續有理錯待他人,保護自己的名望、正當性;愈少人知道真相,舊有世界的金權結構就能愈少受到威脅。

什麼是合理運用歷史的方法?她說,我們要盡可能去了解真相(實際上發生什麼事)?事件的順序跟因果關係?務必審慎對待證據(特別是跟我們的結論不合時),常保懷疑─謙卑─反思自己的態度,檢視自己的價值觀(不該單純認為自己的觀點最好),持續檢視自己、他人的結論並提出質疑。

我們要知道,人類的記憶是有選擇性的、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歷史上很少有簡單、黑白分明或全知全能的史學回答;這反而是一個持續追求真相的過程,我們要盡力去描摩歷史的複雜、豐富、細節交織的面向,在一個簡單化的故事裡將方方面面給鋪排、講述得宜,她認為這才是專業史家需要究心之處。

她提醒我們,有時研究者也要提出新問題或取徑,以超出既有的理解視野;必要時得提出理據跟國家、民眾的迷思對話。(但請先做好身心準備,任何直言不諱的歷史,總是不受當權者的歡迎,甚至會成為被翻桌、言語攻擊的對象,想想最近臺灣促轉會的楊翠發言人的例子就很清楚不過。)

最後她的建議是:「我們可以使用歷史,也可以享受歷史,但總是要謹慎處理之。」好的,Margaret女士。

閱讀書籍:

瑪格蕾特.麥克米蘭(2018)。歷史的運用與濫用。台北:麥田出版。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