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年代末的芭芭拉・泰勒,是英美歷史學界一枚甫升起的耀眼新星,亦是活躍於左翼女性主義學圈的運動份子。繼博士論文獲重要學術大獎後,她出版的第一本專書——《夏娃與新耶路撒冷:十九世紀的社會主義與女性主義》——佳評如潮,助她順利取得第一份教職。然而,突發的精神症狀嚴重干擾了學者的日常,人生勝利組的腳本至此戛然而止。一九八一年,泰勒博士展開了長達二十一年的精神分析,期間三度入住芙萊恩精神病院重症病房,並成為不同日間照護中心、中途宿舍的使用者。 閱讀全文〈如果在今天,一名精神病患⋯⋯〉
作者: 彭仁郁
親身見證一九七零至八零年代,國民黨黨國教育箝制心靈思想和促使社會流動的雙面性格。原以為將在音樂行政及家教等兼職工作中庸庸碌碌度過一生,未料一連串的意外推湧,觸發初生之犢的無畏,負笈法國取經。非法打工數年後,取得巴黎狄德羅大學心理病理學暨精神分析學博士學位,並花費12年光陰成為法國分析空間學會認證的臨床精神分析師(天曉得是怎麼熬過來的!)。因震攝於遭受不同人為暴力的倖存者面對生命的驚人動力,長年探索創傷主體的豐富地景。返台後,正徬徨於學術身份認同定位時,被一群不畏模糊學科分際的人類學家收容。酷愛歌唱,藉此尋求一種自我治療的延伸,亦嘗試勾結合唱藝術與社會共存空間的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