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3日的週五夜晚,我在花蓮的時光1939,參加好愛跳舞、好會邊玩邊學習的怡錚的「那年夏天我們一起跳的舞--德國接觸即興舞蹈旅行分享會」。 閱讀全文〈本班尺度很開〉
為世界畫下「純粹的意象變幻」的畫家───牟善宏
能當一名在「世間窮困」卻「精神豐富」的畫家的親近朋友近兩年,是我的很大榮幸! 閱讀全文〈為世界畫下「純粹的意象變幻」的畫家───牟善宏〉
跨越生死的應答
我想追憶的是我們敬愛且景仰的余德慧教授,他於2012年9月7日的夜晚離開我們 。之前三、四年老師的身體欠恙,適與我們一群學生發展出生活與論文指導相依的互動。 閱讀全文〈跨越生死的應答〉
愛哭鬼小隼長大了
「為什麼只有我是愛哭鬼呢?」 閱讀全文〈愛哭鬼小隼長大了〉
吟唱山谷回音
忙的日子我想停車!想好好睡覺到自然醒來,想緩慢吃早餐喝咖啡讀書,想安靜伸展身體或外出騎車運動,什麼都不想,不開手機不讀臉書不做任何事,整個人無代誌空曠下去,如舒國治般閒散生活。 閱讀全文〈吟唱山谷回音〉
被遺忘與被記得
為何我們要回頭考察、記得玉里養護所的過往經歷?面對養護所的各式史料,我們要如何解讀而不扭曲?這是我在繼續閱讀跟搜羅相關資料時,無法迴避的核心議題。 閱讀全文〈被遺忘與被記得〉
穿透縫隙的光
隨著「繭中紅塵」攝影集追下去,我在網路書店找到了第58期的「經典雜誌」(2003年5月號),裡頭有張蒼松先生的兩篇報導文章:「繭中紅塵」跟「玉里醫院紀實」;也從網路翻到了記者邱顯明、曾萬跟杜廣奎等相關報導和其他專書、論文等少數資料。
看來這段塵封的精神醫療史,還是有些光從縫隙間,穿透過來。 閱讀全文〈穿透縫隙的光〉
踱步繭中紅塵
民國六十年代,玉里養護所的重建科(現代的職能治療科),買了一台日製的電影放映機,用來放電影給病友看。 閱讀全文〈踱步繭中紅塵〉
思念還諸天地
直到現在,我依然清晰地記得每天、每天縈繞在我心頭的,那種近似悲傷的幸福感。 ── 堀辰雄,《風起》。
說來好笑,現代人的我們何其忙碌!甚至當遇上自己的師友亡故跟忌日,一時片刻的恍惚、悲傷後,稍醒時只會荒謬地想到,啊!行事曆裡沒有空位可以放置自己的悲傷與哀悼;縱使勉強擠出時間去參加喪禮跟追悼儀式,也沒人在乎我們的悲痛靈魂,步調走得較慢,一切還是要照表操課。真是我們的悲哀! 閱讀全文〈思念還諸天地〉
照會自己的陰影
這世上存在著另一個我們自己,我們不認識他,卻深受他的影響;他沒有形體,卻熟知我們的祕密、脆弱和壞勾當,掌握顛覆我們的一切力量;他如影隨形存在,叫我們害怕、抗拒、失常,他是我們,自己的陰影。 閱讀全文〈照會自己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