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恐懼原型:不會消失,只會變形

美國精神醫學會歷經多年改版,於二○一三年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簡稱DSM-5),原先倡議將原來的人格疾患分類系統,改為以人格特質論為主的向度取向,進而將人格影響的功能程度,以「自我」與「人際」兩個面向為軸加以評量,自我又分成「自我認同」與「自我導向」的程度;人際則分為「同理心」和「親密感」的關連。之後,雖然仍在研議階段,人格疾患的診斷新系統並未如其他心智疾患類別同步正式推出,但已顯示人格成因的複雜度和理論統合的困難。不過這樣的自我與人際雙軸度的提議,也說明當個體的自我認同是缺乏自尊、一味逃避,無法建構生活發展的穩定目標;在人際上也感受到疏離、變化不定,難以與人建立親密關係,同時無法理解、寬容他人與自己的關係。如此所塑造出的人格特質,可能促使恐懼情結容易如影隨形,不僅害怕與人接觸,也擔憂自我犯錯。 閱讀全文〈認識恐懼原型:不會消失,只會變形〉

自從我們是一場交談/並且互相聽到起

做為人類存有,沒有什麼比缺乏回應,更為可怖。
(M. Bakhtin)

這是一本研究與實務無間斷對話的書,是從臨床診療到社會場域的對話之書。兩位作者亞科.賽科羅(Jaakko Seikkula)教授與湯姆.艾瑞克.昂吉爾(Tom Erik Arnkil)教授合著的《開放對話•期待對話:尊重他者當下的他異性》一書,充分反映兩位作者分別對於心理治療、社會政策、民主文化和健康福利等專長所建構的跨域越界之實踐網絡地圖;而對話、眾聲複調性、交互主體性,以及人際關係,是串連本書脈絡的重要核心元素。 閱讀全文〈自從我們是一場交談/並且互相聽到起〉

走出囿限的存有,進入關係的存有:太初即關係,關係即對話

relational being

這是一本充滿思考密度、實踐廣度、視覺意象和敘事深度的重要之書,剛開始閱讀時,或許會讓讀者感到卻步。但翻譯者宋文里教授以流利的譯筆(以及譯註),加上本書作者巧妙的圖片引用安排於論述概念之中,使得我們投身於閱讀,得以享受文本的喜悅。或者說,與其說這是一種閱讀障礙,不如說正是這樣的作品,可以讓讀者從被囿限的存有中逃逸,進入越界的關係存有,重新認出我們的自我,是如何被我們所設下的障礙,阻絕於關係存有之外。這本書雖然有些概念基礎背後夾雜著不同派別的理論,剛開始接觸或許不容易進入理解層次。但譯者的妙筆,加上作者於書中的圖片部署配置,到位的詮釋了關係存有的核心理念;透過閱讀過程的視覺啟動想像,想像翻攪思考,互連啟動出這是一本從視覺賞析閱讀到身體感綿密經驗到腦部無限深思的摺曲書寫,本書折疊、迴響出我們的關係存有的繁花世界。這本書讓我們更清楚體認到,書中論述不僅是讓我們習以為常的、以為不可見的關係存有,成為可見,而能超越自我與社群的界線;更是展示了我們的日常生活,由於鞏固的囿限疆界,是如何地造成這樣可見的不可見是何等的不可見。 閱讀全文〈走出囿限的存有,進入關係的存有:太初即關係,關係即對話〉

流亡的存在書寫:用生命寫作的公共型邊緣學術人

Daily Exile

我在東華大學任教時認識的學生鄧湘漪博士,出版了《流亡日日:一段成為西藏人的旅程》這麼一本書。這本書是她博士論文的改寫,透過本書充分反映出鄧博士敏銳的觀察、反思的視野和身體的力行。這本書不但深化研究理念與田野實踐,更重視基本議題、本體論、認識論和方法論的整體性,聚焦沈浸於田野工作的整體處境。 閱讀全文〈流亡的存在書寫:用生命寫作的公共型邊緣學術人〉

從逃避到追尋:自由倫理與自我藝術之間

escape freedom

觀點思想的孕生背景

埃里希‧佛洛姆(Erich Fromm,1900年3月23日-1980年3月18 日)可謂二十世紀關鍵思想的領航者,是美籍德國猶太人。在如此背景下,他的治學風格與思維模式,涵蓋了德國法蘭克福學派的批判精神與美國實用主義的傳統色彩,是當代重要的人本主義哲學家與精神分析家。他曾在法蘭克福精神分析研究所和社會研究所工作,成為法蘭克福學派的重要代表。希特勒掌權時期,他赴美講學、開設私人診所。在從事心理諮詢工作的同時,在哥倫比亞大學、耶魯大學等學術機構講學。後來,為了照顧他的第二任太太的病情,移民墨西哥並成立墨西哥精神分析機構,於此服務至1976年。他在同期間也先後執教墨西哥國立大學、密西根州立大學、紐約州立大學等知名高等學府。1974年移居瑞士,繼續從事研究和著述,1980年在瑞士因病逝世。 閱讀全文〈從逃避到追尋:自由倫理與自我藝術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