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附身到啟示:榮格與人類學、療癒劇場交會的靈光

在台灣街頭巷弄的宮壇中,乩童透過神靈附身來為民眾辦事是在地宗教生活中的尋常景像。尋求乩童解決問題的,也不乏被「靈」干擾的民眾。「靈」既是問題的根源,也是處置問題的途徑。「靈界」雖然不曾出現在學校的教科書中,卻是台灣民眾日常宗教生活中既熟悉又真實的體驗。這樣的體驗往往與生活中的難題密切相關,尤其是身心莫名的窒礙失調。兼具精神科醫師與醫療人類學家身分的凱博文(Arthur Kleinman)曾經把台灣乩童的辦事與精神科醫師的問診與治療互相比擬,為宗教處置與精神醫療的對話提出洞見。台灣的心理學家余德慧與彭榮邦也將本土的牽亡儀式理解為文化療癒,透過為亡靈所憑依的師姑,聯繫生者與死者,回應失親的思念與傷痛。像台灣的乩童與靈媒這種「以身為度」的宗教儀式專家,在人類學者的民族誌書寫中出現過的例子不勝枚舉。換言之,對於人類意義世界的研究幾乎無法不同時討論各個文化對於神靈世界的理解;而對於神靈世界的理解,也往往要通過對附身現象的勾勒與探究。 閱讀全文〈從附身到啟示:榮格與人類學、療癒劇場交會的靈光〉

為了愛而成了貧窮的

 

三十六歲的德蘭修女在搭火車前往大吉嶺羅雷托修院參加一年一度靜修的途中,聽到一個召喚,要她放棄一切,跟隨基督走入貧民窟,以服務在赤貧之人當中的耶穌,去滿足耶穌的渴求。日後,德蘭修女將這一天稱為「靈感之日」,是她聆聽基督「召喚中的召喚」的開始,也是她離開原來衷心喜愛的修會團體,走入人群,建立仁愛傳教修女會的起點——「把基督帶進加爾各達貧民窟每一個不快樂的洞穴,日後再帶到其他地方」。 閱讀全文〈為了愛而成了貧窮的〉

自從我們是一場交談/並且互相聽到起

做為人類存有,沒有什麼比缺乏回應,更為可怖。
(M. Bakhtin)

這是一本研究與實務無間斷對話的書,是從臨床診療到社會場域的對話之書。兩位作者亞科.賽科羅(Jaakko Seikkula)教授與湯姆.艾瑞克.昂吉爾(Tom Erik Arnkil)教授合著的《開放對話•期待對話:尊重他者當下的他異性》一書,充分反映兩位作者分別對於心理治療、社會政策、民主文化和健康福利等專長所建構的跨域越界之實踐網絡地圖;而對話、眾聲複調性、交互主體性,以及人際關係,是串連本書脈絡的重要核心元素。 閱讀全文〈自從我們是一場交談/並且互相聽到起〉

為心理學重尋靈魂

Suicide and the Soul

相較於《重新設想心理學》(Re-Visioning Psychology)和《靈魂密碼:活出個人天賦,實現生命藍圖》(The Soul’s Code: In Search of Character snd Calling)這兩本耀眼的著作,《自殺與靈魂:超越死亡禁忌,促動心靈轉化》是詹姆斯‧希爾曼更為早期、也比較不為人知的作品。這本書寫就的時間很早(一九六二年到一九六四年間),篇幅不大,風格上也較前一本書(博士論文改寫的專書)來得自由許多,就像希爾曼當時寫給好友羅伯‧史坦(Robert Stein)的信上所透露的,是一本不需要埋身圖書館就能完成的「小書」。

不過,這本書雖小,卻有著不可忽略的重要性。希爾曼的傳記作者迪克‧羅素(Dick Russell)就認為,《自殺與靈魂》這本小書打下了他後來所有著作的基礎。正如橡實蘊藏著橡樹的精髓,如果我們把希爾曼的成熟思想,想像成一棵枝幹壯碩的橡樹,《自殺與靈魂》就是它的橡實,而大樹的原型早就蘊含在胚胎裡,等待著生根發芽、開枝散葉。 閱讀全文〈為心理學重尋靈魂〉

打開關係的視野

relational being

或許把這本大部頭著作捧在手上的你∕妳,只是因為好奇而翻開了這本書,你∕妳並不知道肯尼斯.格根是何方神聖,也不太清楚社會建構主義運動(social constructionist movement)在心理學界掀起了什麼波瀾,更不知道這本書曾經在2009年獲得了美國專業與學術傑出出版獎(The PROSE awards)的殊榮。你∕妳只是單純出於好奇,想看看在這個講究輕薄短小的年代,怎麼還有人寫這麼厚重的書,而且還有出版社願意翻譯出版。如果真是如此,那我得先說聲「恭喜」,因為你∕妳的好奇,遇上了這本可能徹底改變你∕妳如何對「人」的現象進行思考、進而促成自己和他人改變的一本絕妙好書。 閱讀全文〈打開關係的視野〉

走出囿限的存有,進入關係的存有:太初即關係,關係即對話

relational being

這是一本充滿思考密度、實踐廣度、視覺意象和敘事深度的重要之書,剛開始閱讀時,或許會讓讀者感到卻步。但翻譯者宋文里教授以流利的譯筆(以及譯註),加上本書作者巧妙的圖片引用安排於論述概念之中,使得我們投身於閱讀,得以享受文本的喜悅。或者說,與其說這是一種閱讀障礙,不如說正是這樣的作品,可以讓讀者從被囿限的存有中逃逸,進入越界的關係存有,重新認出我們的自我,是如何被我們所設下的障礙,阻絕於關係存有之外。這本書雖然有些概念基礎背後夾雜著不同派別的理論,剛開始接觸或許不容易進入理解層次。但譯者的妙筆,加上作者於書中的圖片部署配置,到位的詮釋了關係存有的核心理念;透過閱讀過程的視覺啟動想像,想像翻攪思考,互連啟動出這是一本從視覺賞析閱讀到身體感綿密經驗到腦部無限深思的摺曲書寫,本書折疊、迴響出我們的關係存有的繁花世界。這本書讓我們更清楚體認到,書中論述不僅是讓我們習以為常的、以為不可見的關係存有,成為可見,而能超越自我與社群的界線;更是展示了我們的日常生活,由於鞏固的囿限疆界,是如何地造成這樣可見的不可見是何等的不可見。 閱讀全文〈走出囿限的存有,進入關係的存有:太初即關係,關係即對話〉

打開潘朵拉之盒

anatomy of an epidemic

大概很少有一本書像這本一樣,〈前言〉幾乎就是一份清楚的「自我交代」。

本書作者羅伯特‧惠特克是位傑出的醫療記者,他為《波士頓環球報》所寫的系列醫療報導,曾經讓他和共筆的同事一起獲得1999年普立茲獎公共服務項目的提名殊榮。除此之外,他也是專門出版臨床試驗新知及媒合臨床試驗的全球性網路平台CenterWatch的合資老闆。在《精神病大流行》之前,他曾經寫過《瘋狂美國》一書(2002年初版,並於2010年再版),深入檢視了美國治療精神病患的歷史。照理來說,他應該相當有資格談論精神疾病的相關議題,不需要進行這麼多的「自我交代」,擔心讀者會誤解他寫這本書的意圖。 閱讀全文〈打開潘朵拉之盒〉

為地球把脈,也成為地球的脈動

在二〇一〇年,荒野保護協會出版了《生態心理學:復育地球,療癒心靈》的中譯本,首度將西方心理學與生態運動人士相遇後所開啟的反思與實踐之道介紹給台灣的讀者。這次在荒野保護協會與心靈工坊的合作下,促成了《失靈的大地:生態心理學的反思與實踐 》一書中譯本的出版,又是前述交會的延續,呈現了以英國為主的心理工作者對於生態危機廣泛而多樣的回應。 閱讀全文〈為地球把脈,也成為地球的脈動〉

老年的邀請:迎向生命的內在風景

The Grace in Aging

從什麼時候,我們開始意識到自己「老」了?

仔細想想,當我們開始認真計較歲數該怎麼算(要算虛歲還是實歲?),開始介意朋友小孩對自己的稱謂(要叫『叔叔』不是叫『伯伯』),開始放棄拔白頭髮、躲在浴室鏡前染髮時(刻意挑個新潮髮色),或許「老」這件事情,已經悄悄在我們的意識邊緣盤旋。 閱讀全文〈老年的邀請:迎向生命的內在風景〉

聆聽余德慧

認識課堂上的余老師,印象較深刻的起點是在上變態心理學的階梯式大教室中。我每次都坐在面對講台左側,前面兩三排的座位,那樣的方位與距離,可以不用直接與老師的視線相對,但清楚地聽見老師的聲音,看見老師如何以聲音與動作展演教科書中描述的心理病理學「症狀」。老師很愛演,我們也看得很樂。對我來說,當時的心理病理學還是一個我可以將自己當成有距離的觀察者,用來描述異人的知識。 老師演,我們看。教科書鋪陳著以認知行為與神經科學為典範的心理病理學知識,老師的演出卻將「病理」賦予肉身的曲折與聲音的重量。老師的演出雖然還不能說是將實證科學當成表演藝術課程來上,但看著老師演出的我,的確逐漸被那種溢出認知框架、必須以肉身投入才能得見的認識吸引。 閱讀全文〈聆聽余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