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不是唯一的方式

市面上有不少親子書,也有不少討論修行的書,但是把「親子」和「修行」這兩者結合起來的,卻是少之又少。因此,這本討論如何在親子關係中修行的書,是罕見而珍貴的,更何況,它談的還是幸福,為人父母的幸福。

首先,我們應該要注意到一件事情:這本書的作者是卡巴金夫婦,因此是兩位作者,而且身為媽媽的麥菈‧卡巴金是第一作者,而知名的禪修指導師喬‧卡巴金則退居為第二線,成為共同作者。或許這樣的安排是喬‧卡巴金的謙遜,但是如果仔細想想這本書的主題,讓「媽媽」為主,讓「禪修指導師」為輔,其實正呼應著這本書的主題,怎麼利用正念(修正心念)的鍛鍊,來幫助自己做好父母的角色。其次,卡巴金夫婦用「每天的幸福」(Everyday Blessings)來做為這本書的主標題,也是很耐人尋味的。為人父母可以每天都感受到很多的幸福嗎?卡巴金夫婦所說的「幸福」到底指的是什麼呢?

喬‧卡巴金在序言裡用一件生活裡的小事,動人地描述了這樣的幸福。他們家的大兒子在大一那年的感恩節回家,卻沒有辦法和家人一起共進晚餐。他接到電話時很失望,甚至是不愉快的。但是那天,卻也因為沒有對兒子發脾氣,接納了他從學校帶回家的活潑生氣,所以和太太在兒子的擁抱裡,享受到久別重逢的喜悅,也重溫了彼此生命的豐富連結。麥菈也在她寫的序裡提到,在和孩子的困難相處時刻裡,只要她能夠對「孩子的痛苦懷著同理心和慈悲心」,只要她能夠「完全接納孩子表現、試探、實驗的那些叛逆、惱人、氣人的行為」,她就能夠在無條件的愛裡頭感受到一種療癒力量,既滋養孩子,也療癒自己。從他們夫婦的話語裡我們可以發現,他們所謂的「幸福」,指的是一種不被自己先入為主的想法和情緒主導,即使是在困難的時刻,也可以和子女在此時此刻和諧相處的生命狀態。

這樣的「幸福」,我們在還沒真正為人父母之前,都曾經夢想過。問題是,一旦成為人父、成為人母,多數的人就會發現,自己離幸福愈來愈遙遠,甚至忘記了自己曾經一度夢想過這樣的「幸福」。無法感受到為人父母的幸福,最大的關鍵,在於我們怎麼看待「為人父母」(parenting)這件事情。在台灣,多數人都把「為人父母」和「教養子女」劃上等號,我們從市面上多數談親子關係的書都用「教養」為主題,就可見一斑。但是「教養」是一種「父母對子女」的單向關係,是一種以「責任」來看待親子關係的模式。凡是涉及「責任」的,都是壓力,都是辛苦,而養兒育女這麼大的責任,更是一件壓力極大、極為辛苦的差事。長期用承擔責任的方式來和子女相處,怎麼可能不耗損?怎麼可能不累?況且,以「教養」這個「責任」模式來養兒育女,回報都不是此時此刻,而總是在不可見的未來(因為要等他∕她懂事,等他∕她學會彈鋼琴,等他∕她考上大學,等他∕她找到工作……),這麼多的等待,我們怎麼可能離幸福不遙遠?

卡巴金夫婦在這本書中,提出了另外一種「為人父母」的模式——「用心」作父母(mindful parenting)。當然,他們所謂的「用心」,不是一般意義的「用心」。許多的父母,都會覺得自己很「用心」(我省吃儉用讓孩子進雙語幼稚園,進最好的私校,讓孩子學琴學畫學各種才藝,怎麼會不用心?),但是他們沒有發現的是,自己的「用心」(或許是擔心孩子學得不夠多、沒有競爭力,或許是在孩子身上投射自己沒有完成的夢想等等),可能反倒讓我們看不到眼前的孩子真正的狀態,錯失了和他們深刻交流的機會。卡巴金夫婦所說的「用心」,是一種「內在的功課」(inner work),是一種隨時覺察自己的心念,讓心念保持開放的正念鍛鍊(mindfulness practice)。唯有這樣的「用心」,我們才能真正「專心」在眼前的孩子身上,和他∕她的內在狀態(而不只是外在的行為表現)相遇。更值得注意的是,麥菈告訴我們,這種對孩子的「用心」並不耗損,它對於親子雙方都是有療癒力量的,不僅滋養孩子,也療癒自己。

為人父母,「教養」不是唯一的模式,還要「用心」。這本書,是卡巴金夫婦給我們的祝福,也是讓我們可以重新找到「為人父母的幸福」的重要指引。

註:本文為《正念父母心,享受每天的幸福》(心靈工坊出版)之推薦序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