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療癒,記得會通身體

讓我們打開「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這本書,跟隨貝賽爾.范德寇醫師(Bessel van der Kolk, M.D.),他們超過30年的「創傷療癒」的實徵研究跟臨床治療經驗,來深廣我們對於「心靈療癒」的識見並豐厚實務的處遇能力。

作者引用了大量科學研究告訴我們,凡是經歷重大災害或人際創傷的個人,他們的身心幾乎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多重受損,包括:

◎生理失調:心率變異度經常處在過度警覺的狀態;壓力賀爾蒙不再正常運作,變得敏感、失衡,連帶造成記憶、注意力、睡眠障礙、免疫力降低、易怒的長期健康問題。

◎大腦神經系統被破壞:創傷使杏仁核跟內側前額葉皮質的調節失衡。邊緣系統常過度活化,使個體一直處在戰或逃的反應,同時額葉的抑制能力受損,除了焦躁、過度警覺外,正常的應對能力也喪失;面對此些破壞性的身體反應,人會發展出忽略感受,或用藥物、酒精來隔絕痛苦的反應,但這也意謂著把自己的感受關閉,並跟外在世界隔絕。

◎反覆的創傷重現:由於神經系統跟記憶被創傷打擊、重組了!人會無法預期、不知會持續多久地無止境一再經歷創傷的經驗影像、聲音跟情緒反應,或是解離。

◎時間感的卡住:他們的身心被牢牢關在過去,無法充分活在當下,想像及開展未來生活的能力喪失。

◎記憶跟語言的破碎:創傷記憶不是連貫、有邏輯的敘事,而是零碎的感受跟情緒混亂的印痕。腦造影顯示,只要創傷情境一再現,大腦的布洛卡區就會斷線,無法將想法跟感受訴諸成語言文字,尤其對表達能力還在發展中的兒童跟青少年更是如此!故我們需要協助他們用語言辨識身體的感覺跟情緒的關聯,也要牢記:「人類是重演創傷而非記得創傷」。

◎社交的破壞:多數創傷後的人,會難以投入親密關係,出現:羞愧感、情感麻木跟負向看待自己的眼光。

創傷帶來的傷害就是這麼全面性!對我們的生理、大腦、情緒、記憶、社交通通留下印痕。

當代主要的創傷療癒方法是什麼?

自從1970年代中後,許多新的精神科藥物紛紛問世,1990年後腦照影技術崛起;從此,腦科學結合生物化學的給藥模式,成為身心醫學的顯學,其他治療方式都被打成配角或放入冷宮。

身為精神科醫師的作者,告訴我們,藥物的確有它的好處。1955年,美國的精神病患的住院人數超過50萬,到了1996年已經不到10萬人,這與抗精神病藥物(理思必妥、安立復、思樂康等)明顯抑制情緒腦的作用有關;情緒用藥如百憂解,也可有效提升血清素,使人不再受情緒宰制;藥物也讓孩子比較不好動、好管理,但同時間,我們也要付出相應的代價。

抗精神病藥物可以阻斷大腦酬賞系統的多巴胺迴路,讓個案比較不會受驚嚇、被激怒,但會干擾他們的愉悅感跟生活動機,並造成體重上升、得糖尿病的風險、變得遲緩呆滯跟增加人際疏離;情緒用藥只是減弱身體的失衡反應,但創傷事件並沒有被處理;藥物治療同樣會阻礙孩子的動機、遊戲能力跟好奇心,一樣有病態肥胖或糖尿病的風險。

如此,我們看清楚當代的身心醫學模式,擅長的是精神及情緒症狀的生理化學的處遇;但對於症狀以外的「人的受苦」,這套模式回應得有限;作者認為,身心療癒不該化約成「症狀─給藥」的單向道,除了用藥有劑量增加、濫用、復發跟終身依賴的問題外,更重要的是,藥物只是抑制生理的失常反應,並沒有協助個案面對、處理他們的受苦創傷的根本議題。

他理想的創傷療癒是走多向道。除了生理化學的調節,我們還需要協助個案處理他們的心理創傷─情感/記憶的統整─開發自我調節的能力─重返人際社群的懷抱,也就是真正落實生理─心理─社會的全面性的治療策略,而非只留下生理化學的治療一途。

談話治療呢?

作者把這歸類成一種「由上而下」且合併社會連結的治療方式。療癒機制除了獲得人際情感的澆灌、社群網絡的守護;談話治療的歷程,也讓個案在專業工作者的協助下,安全地面對創傷,讓未釋放的情緒流動起來,讓經驗開始述說,如此片片碎碎重整自己,不再一逕被往昔的創傷束縛。

用神經科學的話來說,就是協助情緒腦能安全釋放,並恢復理性腦的語言統整能力(開始能說出事件的細節、順序跟對自己的意義),重拾個人的認知/情緒的平衡,一次次學習跟自己的受創經驗相處、交好。個案開始有機會認出自己的受苦樣貌,但此明白並不保證心理治療的經典假設:「說出即療癒。」

沒有的!多數創傷者,即使能清楚意識、反覆說出自己的受苦成因,他們的身體依舊卡住許多認知解不開的苦痛。

正是在這個地方,作者指出了另一條「由下往上」走的療癒大道:「身體治療」。這也是所有古老文明都有的身心保健方法,像是:呼吸訓練、吟誦、氣功、擊鼓、團體歌唱、舞蹈、瑜珈、正念、針灸、按摩、費登奎斯、顱薦椎治療、眼動減敏與歷程更新療法等。

這些身體工法的共同特色是,它有助於緩和身體的過度喚起反應,讓我們感到放鬆、安穩,逐漸擁有覺察、認識、自主調控身體感受的能力;它幫助我們改善跟自己身體的關係,能夠自行製造統合、活在當下的身體感;透過自主呼吸、身體動作跟觸碰的調節,我們可以重新創造自主神經系統的平衡,修補身體的破壞性反應、提升每日的生活品質。

作者說:「關照身體與之交好的動作,可以深切改變我們的心智跟大腦迴路,進而療癒創傷。」

這是為何作者在他們的實務工作中,會將「正念」、「瑜珈」及各種能促發身體/情緒─人際社群同頻協調的方法,都放入療程;因為我們需要整合「醫學─心理─社會─身體」的強化療癒處方!

當我們透過緩慢的深呼吸,當下就可以感覺到情緒的緩和(副交感神經開始採煞車;秘訣是吐氣的最後,稍待片刻再吸氣,你會更放鬆);正念練習會提升我們的專注力跟自我覺察的能力,並減少杏仁核(大腦警報器)的活動;如此,我們開始直接訓練自己的喚起系統,學會調控放鬆的能力。

如此一來,創傷和我們的關係,就不再是「症狀/藥物」的單線療癒。我們還會在社群、專業工作者的協助下,去認識、述說、重整自己的「創傷情緒跟認知」的連結;透過各種身體工法,找回自主的「情緒/身體感」的調節平衡;在社群的培力中,找回對自己的關愛跟能動性。

這過程我們勢必會在創傷/復原間來回擺盪,甚至花上經年的時間;但這是我們在創傷後,重建自己的身心地圖的方法。

全書讀到這裡,我們能不能開始對創傷療癒有不同的實務做法?若我們要嘗試貝賽爾.范德寇醫師倡議的多向道的創傷療癒解方,在目前大環境的「症狀─藥物」為主、「心理─社會」為輔,完全不及「身體療癒」的現實下,最務實的做法或許是,我們把會通身體的心靈療癒的功課交由自己實踐。

行有餘力,我們也和其他人分享。我想「自主健康促進(預防醫療)」跟「身體工法和療癒」,在未來只會愈來愈重要;現在就預見的我們,就開始實作、收穫吧!

PS:本文由於論述的設定,未能包含作者跟其同僚提議的「發展性創傷症」的診斷準則建置暨原由的說明;另外,第五部「復原幽徑」呈現的:內在家庭系統治療、戲劇治療、神經回饋訓練等主題也未能涵蓋簡介,請讀者自行閱讀。

推薦書籍:

貝賽爾.范德寇醫師(2017)。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台北:大家出版。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